2024-3-8 09:25:32 来源:万州时报
调解现场。
本报讯 (记者 向贵平 通讯员 李炏 文/图)近日,万州区法院民一庭法官王志攀、魏欣及“蒲公英驿站”调解员蒲昌渊成功化解一起赡养纠纷。经过耐心劝导,市民王婆婆的三个儿子认识到错误,达成赡养协议,表示今后一定尽心孝敬母亲,一家人重归于好。
原来,王婆婆与丈夫吴某育有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吴某丁四个子女,并由他们轮流照顾。丈夫去世后,王婆婆在外租房居住。
2022年5月,王婆婆因病住院,四子女对其医疗费、护理费等问题产生矛盾,致使王婆婆的赡养问题未得到解决。2023年12月,王婆婆向万州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分摊医疗费,并每月支付王婆婆生活费。
判决后,王婆婆轮流居住在吴某乙、吴某丙家中,但吴某甲以家中狭窄为由,拒不让王婆婆居住。2024年2月2日,王婆婆到万州法院寻求帮助。在赡养纠纷或者其他“涉老纠纷”中,判决内容有赖于子女的主动履行,考虑到老年人体力、精力都有所欠缺,诉讼能力弱,再次提起上诉,可能进一步激化家庭矛盾,王志攀决定通过判后答疑的方式化解纠纷。
王志攀、蒲昌渊立即通知王婆婆的三个儿子到法院,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双方的真实想法。
王婆婆提出,女儿吴某丁的情况特殊,生活十分困难,不要求她赡养自己,要求吴某甲履行赡养义务,分担吴某乙、吴某丙的压力。
吴某乙、吴某丙提出,吴某甲应先返还其向母亲借用的5万元并履行相应的赡养义务。
吴某甲认为,其已按时向母亲给付法院判决的生活费,并且比吴某乙、吴某丙给的多,多给付的就是居住费、护理费。
了解各方真实想法后,为缓和双方当事人对抗情绪,确保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王志攀、蒲昌渊带领王婆婆及其三个儿子来到“蒲公英驿站”,播放了央视《今日说法》拍摄的万州法院真实案例《母亲的呼唤》,在情感上引起双方当事人共鸣,并采取“背靠背”方式开展调解。
“吴某甲,你的母亲今年75岁了,这是做子女的福分。你自己既是子女,也为人父母,希望你能给你们的孩子做好榜样,主动履行起照顾母亲的义务。”王志攀对吴某甲耐心说道。
“借款的事,你们兄弟可以重新好好商量。但履行赡养义务不能以所得财产为前提。大家生活都不容易,但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你们先多为自己母亲考虑,给她多一些关心照顾。”蒲昌渊对吴某乙、吴某丙说道。
经过王志攀、魏欣及蒲昌渊的耐心劝导,最终,王婆婆与吴某甲、吴某乙、吴某丙达成调解协议:将王婆婆送养老院居住,费用由三人共同承担。达成调解协议后,蒲昌渊邀请王婆婆及其四个子女参观了家事文化长廊,并一起留下了全家福照片,双方终于解开了心结,一家人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