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15:22:22 三峡都市报
在采访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肿瘤分院院长李刚之前,心里在想,也许他会阐述多么深奥的肿瘤学理论,没想到,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让谈虎色变的恶性肿瘤治疗变得简单而轻松。
常怀敬畏之心, 主攻肿瘤医学
1996年,李刚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内科工作。“在内科临床一线轮转的五年,让我懂得医学没有捷径可走,同时,出于对肿瘤学科的深入认识和高度敬畏,我确立了自己将来的主攻方向。”李刚说。2001年,他考取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肿瘤学博士,师从国内著名肿瘤学名师魏于全院士。
2005年,学成归来的李刚成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肿瘤科的青年中坚力量。“肿瘤科技术雄厚,人才辈出,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作为年轻医生必须做好传承和创新。”李刚说,他很快就融入了团队,先后担任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大内科副主任和医务部副主任,2012年担任肿瘤分院院长。
学科强,则科室强。在肿瘤分院的学科建设上,李刚提出了“紧跟肿瘤医学发展趋势,全力推动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个体化治疗”思路和方向,将肿瘤分院精细划分成消化病区、呼吸病区、综合病区和放射治疗科。
“我们集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为一体,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实施治疗前评估、治疗中质检、治疗后评价的放化疗模式,精心优选治疗措施,大力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精准性和治疗效果。”李刚说。
几年来,肿瘤分院在鼻咽癌、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癌、乳腺癌保留乳房等治疗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万州区医学重点学科、重庆市医学重点研究室,也是渝东北唯一开展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国家规培基地。
注重临床研究,优化治疗手段
李刚擅长运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姑息治疗等手段,治疗各种疑难危重恶性肿瘤,尤其在肿瘤放射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准。
李刚在临床实践中专注于癌症诱发因素的研究。2008年,他通过高危和低危生活方式比较,对万州区域的49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化疗临床效果研究,从而得出了饮水污染和不良饮食习惯是引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同时,他在临床中不断优化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2012年,通过持续观察放疗联合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鸦胆子油乳为基础的介入治疗,让大多数肝癌患者受益,平均生存时间远高于单纯介入治疗,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从事肿瘤诊治的十多年里,李刚善于将临床基础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曾在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发表SCI论文3篇。经验和理论的双重提升,使他迅速成长为万州区肿瘤学术技术带头人,并担任了重庆市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还被评为“万州区优秀青年”。
不忘社会责任,关注患者健康
据了解,癌症彻底治愈的占1/3,如早期鼻咽癌、乳腺癌等,尽量缓解和控制的占1/3,还有1/3属中晚期,已失去治愈机会。十多年来,李刚接诊了1000多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生存期达到5年以上的高达数百人。
“这些年,我经常碰到一些既陌生又似曾相识的人,非常亲热地给我打招呼,他们都是我诊治过的癌症患者,看着他们健康地活着,就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李刚说。
李刚常常感叹,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抗击癌症也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他常怀一颗仁心和责任心,努力向社会呼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大大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有60%的癌症患者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李刚曾接诊过一个29岁的食管癌患者,在问及日常生活习惯时,患者答道:“可以喝滚烫的火锅汤”,而另一位31岁的直肠癌患者,因做麻辣串生意,养成了特别能吃辣的习惯。“当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复损伤人体重要器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病变的机率大大增加。”李刚总结道。
采访结束时,李刚强调,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食不要太快、过烫,少饮酒、少吸烟、多锻炼,生活作息有规律,就能减少癌症的发病率。每年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不适,立即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即使不幸患病,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名医感言
医学是神圣的职业,我充满热爱和敬畏之心踏入这个行业,我将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抗击癌症的事业中。愿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健康地生存、生活,但愿“天下无癌”。
□记者 冉隆兵 通讯员 杨欣 何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