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0 9:44:33 来源:三峡都市报
万一中玉安校区。 记者 付作侨 摄
万州岩口复兴学校,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和机器人有了亲密接触。 记者 付作侨 摄
万州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教兴区、人才强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如何深入推进科教强区,塑造发展动能优势?2月19日,记者分别连线区人大代表杨清军、区政协委员邹礼均、周浓,请他们结合对报告的学习,分享各自的思考。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2022年,是万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年。教育保障持续加力,城区学校不断扩容,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余个,增加中小学学位8000余个,有力地保障了适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到学。人大代表杨清军认为,一年来,区教委通过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集团化办学改革、育人方式改革等有力措施,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有力地保障了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在全市“双减”“五项管理”质量评估中,万州广大家长对学校的整体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二……作为一名教育人,杨清军感到特别自豪。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建南京幼儿园沙龙分园等3所幼儿园,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000个。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新建和改扩建万州中学附属小学等7所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巩固拓展‘双减’成果。实施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提质培优中职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八大行动,支持万州职教中心、三峡水电校创建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2023年万州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令杨清军倍感振奋。
杨清军认为,目前,万州区城镇化率达到70.4%,农村进城人口仍在逐年增加,城区学生持续增加;同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控制学校规模和限定班额,城区学校仍面临学位不足的压力。因此,还需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规划布局,加快新学校建设。对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继续落实集团化办学,通过“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考核标准、统一教师配置、统一师资培训、统一教学指导、统一课后服务、统一福利待遇”等措施,促进集团化办学成员学校高起点、高质量发展。落实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加强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国培计划”等项目,加快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
“此外,通过建立跨区域教研共同体,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协作,加快全区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学校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合作开展教改项目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学校也应该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如成立‘以成果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的校级名师工作室,引领学校重大改革发展项目。”杨清军说。
快速推进高校提质扩容发展
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构建“一大四院多专”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推进重庆三峡学院建设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启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安全职业学院高峰校区建设,加快重庆三峡医专高峰校区、重庆幼儿师专新校区二期建设。作为高校负责人、政协委员邹礼均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在万高校的重视,对在万高校发展的大力支持,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高校的高度决定城市的高度,要打造科教强区,必须按照“多点布局、相对集中、超前谋划、配套支持”的“十六字”方针,快速推进高校提质扩容发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区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结合安全特色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安兴安为己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提质扩容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新校区建设为载体,发扬自力更生、奋勇向前、顽强拼搏的精神,聚焦工作重心,做好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施,落实落细各项工作,助力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为万州区建设科教强区贡献智慧和力量。”邹礼均说。
“城市与高校互为重要发展资源。在万高校均匹配地方发展所需,设专业、育人才,与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生源来到万州求学,令这座城市的教育竞争力不断凸显。”作为高校教师,政协委员周浓认为,要持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推动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形成“一大四院多专”发展格局,打造渝东北及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教育高地以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 吴雅娇 李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