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9:35:24 来源:三峡传媒网
消落带上鲜花盛开。
近日,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中央对该项目奖补20亿元资金,首期6亿元资金已到位,万州等6个沿江区县被纳入其中。
◆现场>>> 城市新景观成效初显
8月16日上午,记者在红砂碛水生态公园内看到,作为万州区滨江地带边坡生态修复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这个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的修复项目已完成80%的建设内容,其中生态修复面积就达到了26万平方米。与此同时,长江大桥北桥头护坡完成场平及路基开挖。
而红砂碛水生态公园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以及水位线变化,采用雨水花园的设计手法,因地制宜设置下凹式绿地、生态荷花池、人工湿地、自然滩涂以及生态护坡,实现了吸水、渗水、净水、蓄水、放水的生态功能,实现自然生态修复,打造了兼具生态、休闲、娱乐、服务、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的弹性景观。
经常来这里游玩的市民杨燕告诉记者:“在消落带上修建的这个公园很不错,我们周末都喜欢到这里来散步和锻炼。而且公园内夏天有荷花、冬天有中山杉,四季景观都各有特色,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按照计划,在2023年和2024年,我区还将在水位线下至152米以下后,分别实施滨江地带边坡生态修复共计60公顷,同步实施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护坡,种植乡土树种等后续工程。
万州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工会主席周黎表示:“我们通过在北滨路外侧消落带坡顶栽植三角梅,打造城市红丝带;在低水位滩涂撒播狗牙根草籽,打造江边大草原。同时,每年根据长江水位的涨落,利用护坡和滩涂,适时种植波斯菊、硫华菊、虞美人等野花组合,打造城市景观花海。这样的新方式,既保持了消落带的水土,又营造了城市新景观。”
◆纵深>>> 2024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
在“十三五”期间,湖北和重庆已分别在三峡库区库首和库尾实施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库首主要解决了三峡大坝周边土壤污染、岸线侵占、水土流失等问题,库尾主要解决了长江及嘉陵江交汇区域森林退化、山体屏障破损、水污染等问题。
此次获批项目处于库区中间区段,也就是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问题最突出的区域,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协同上下游试点成效,将达成项目区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到Ⅱ类的总体目标。
据了解,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幅员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跨越万州区等6个沿江区县。工程计划总投资55.38亿元,按照生态本底和地形地貌特征,划定8个修复单元,统筹部署9项重大工程,54个子项目,系统推进上中下游、山上山下、左右岸、干支流综合治理与系统修复。
其中,万州区计划总投资11.1亿元,今年已下达中央奖补资金1.05亿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区将大力推进包含“三峡库心”武陵镇段滨江地带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内的22个项目,主要涉及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绿化提升、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
接下来,我区将以“三峡库心”武陵镇段、长江南岸城区段为重点,采取恢复湿地、修复受损岸线等工程措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同时,我区还将建立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长效机制,按时分期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每年有亮点,每年有成效,力争到2024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礼勇表示:“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项目完成后,将提高长江滨江沿岸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恢复湿地、消落区、受损岸线生态功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记者 王晨旭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