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2 9:40:44 来源:三峡都市报
曹华老师(左)和同事一起学习。
记者 吴雅娇 文/图
东西部协作实施以来,有这样一支支教队伍,他们远离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家人朋友,来到万州从事支教工作……2021年9月,怀着满腔的兴奋与热忱,来自济宁的援万老师曹华,带着领导的期望与嘱托,从济宁来到万州,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经验,推动万州基层教育事业发展。
跨越千里,用爱心和真心照亮每一个孩子
到达万州后,曹华被分到福建小学而且要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虽然上班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但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和未曾谋面的学生,还有两地班级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的情况,曹华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忐忑。
到了学校以后,领导和老师们的和善与热情,打消了曹华的顾虑,他们对支教老师的生活和住宿等各项安排都很细心周到,甚至在刚开始的几周里还安排老师陪同,这一切让曹华很感动。济万两地气候的差异、饮食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的障碍,都要一一去适应。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踏进福建小学校园的那一刻,曹华就在心里告诉自己:用热情去感染,凭爱心去温暖,靠真诚去感动。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好奇地打量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单纯与纯朴。那一刻,我觉得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因为我相信每一份热爱都会有力量,每一位孩子都值得被照亮。”曹华说。
在教学中,曹华积极参与校级语文公开课、学校教研、诊断课堂等教研活动,以及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讲台上,曹华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并尽可能创造机会给每一个孩子锻炼的舞台。课下,曹华会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这种陪伴和关爱,让他们更自信、乐观。
即将返程,继续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奉献青春
在曹华所带的班上,有大半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还有6名学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里,这些孩子多数拘谨、胆小、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更得跟上。因此,曹华注重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树立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的班风和勤奋刻苦、积极向上的学风。
在课堂上,曹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对于少数坐不住、不爱学习的学生,曹华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段时间后,学生有了变化,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了,家长体验到有效方法的教育带来的喜悦,现在还会经常给曹华打电话分享一些体会。
“曹老师,说实话,你刚来的时候我和其他家长都议论过,你教一年就回山东了,会不会对学生们不用心,现在从孩子的变化来看,我真是过于担心了,也真的希望你能继续留下来……”有位学生家长给曹华打来电话这样说道。
“也有家长给我发微信:孩子过生日许了两个愿望,第一就是要跟曹老师回山东上学。”曹华说,每每这时,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工作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爱和幸福。“很想把我在福建小学看到的美好和拥有的感动复制一份,分享给大家。即将返程,更多的是留恋和不舍,这段经历也让我成长、进步了许多,定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接下来的时间,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在两地领导的引领和同事们的支持下,进一步把工作做好做实,也希望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做更好的自己!”曹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