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13:57:19 看万州
“如果说跨越,是桥梁的品质。那么创新,则是建设者的使命。”为实现梦想、完成使命,5年间,牌楼长江大桥的施工场地上,数以千计建设者汇众智,聚众力,锐意创新,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精雕细琢,将完美的设计方案、严谨的施工评审方案落实落地,建造出万里长江上新的建筑地标。
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牌楼长江大桥建设中采用。
这座大桥不简单:万州牌楼长江大桥施工难点众多
1、水下施工深度、难度中国内河第一
牌楼长江大桥南岸主塔基础位于长江河床内,主墩处河床地形变化复杂,水位高差变化大且频繁,主墩基础最大水深达57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大型深水基础施工,水深位列中国内河桥梁第一,施工难度非常大。
2、钢围堰排水量堪比航母
要修南岸主墩,首先要做一个巨大的围堰,把施工场地围起来,排干钢围堰内的江水,使之变成陆地,才能进行施工。这个钢结构围堰也不简单!它直径52米,高度近60米,底部面积相当于5个篮球场,排水量超过十万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
内河桥梁第一的水深,决定了这么大的钢围堰创建桥史第一,只能专门定制,一次性使用。
把这么大的钢围堰一节一节拼装下沉到河床上,其安装过程就用了半年。为了对抗水的浮力,钢围堰底必须用沉重的混凝土封底,同时也是排干江水形成彻底密闭。这个封底混凝土,用了足足12000立方,连续不停浇筑了38小时。
记者了解到,仅钢围堰和底部混凝土的造价,就接近1个亿。
3、主塔竟然有80多层楼高
见到牌楼长江大桥主塔的人,都会为其大气优美所折服。它被设计为钻石型,这是非常少见的塔型。设计方为此设计了5个景观方案,最终定版的塔型为欧式风格,蕴含了西山钟楼的韵味,别具万州特色。南、北主塔上,均可俯瞰整个万州城区,俨然万州城市又一新地标。
南北双塔耸立,遥遥对峙,雄姿英发,其施工难度和建设规模也值得一书。南岸主塔塔高248.18米,相当于80多层楼高。从2014年8月开始施工,历时1年7个月时间,施工共用混凝土量达到21800立方米,钢筋用量4300吨左右。
北岸主塔高208.2米,相当于70层楼高。从2016年5月20日开始施工,历时1年7个月时间,使用混凝土达到15000立方米,钢筋用量3600吨左右。
4、异形斜拉索面国内首创
通常,斜拉桥的拉索都是对称安装在桥梁左右两侧。但由于万州两山夹一江的特殊地势,牌楼长江大桥两岸交通疏解空间狭小,车辆一过桥,还在索面范围内就要进入立交桥匝道,转弯下滨江路。桥梁两边挂了拉索,车辆怎么下桥?
设计方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大胆采用了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设计:主跨双索面、锚跨中央(单)索面的非对称拉索布置。也就是说,在大桥的主跨上,拉索挂在桥梁两侧,而在引桥上,只有一个索面,拉索挂在桥梁中央。这样一来,既满足了结构受力,又解决了两岸立交布置的问题,同时节省空间、减少拆迁量、降低工程造价。
这种异形索面安装,国内首创,独一无二。
5,欧式风格的桥塔施工难度大
对斜拉桥而言,桥塔是全桥最关键的受力结构。为尽量减小深水区的基础建设规模,大桥的桥塔被设计为钻石型,这是非常少见的塔型。设计方设计了5个景观方案,最终定版的塔型大气优美,为欧式风格,而且蕴含了西山钟楼的韵味。其南岸主塔高度更是达到248.12米,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很大。
“牌楼长江大桥主线总长约2.12公里,双向六车道,桥面宽度36米,位列重庆桥梁第一,全国第七。并且,桥型为主跨730米双塔斜拉桥,是西南地区最大跨径斜拉桥。这些都决定了牌楼长江大桥的施工难度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万州牌楼长江大桥有关负责人称,再加上受三峡蓄水影响,大桥水位高度差变化大且频繁,对水上施工带来较大难度。所处位置地形复杂,水下土质极为疏松,地基条件比较差,砂石、鹅卵石覆盖层较大,这些也给施工带来了难题。
6、牌楼长江大桥的施工难点不胜枚举
这位负责人还罗列了牌楼长江大桥大量施工难点。
牌楼长江大桥南、北岸主塔承台、辅助墩承台及过渡墩承台均为大体积结构,大体积砼温控施工控制及裂缝防治也是施工重点和难点。
牌楼长江大桥索塔采用欧式建筑风格的钻石塔造型,塔高均超过200米。索塔中横梁、塔冠装饰段多,构造复杂,对模板设计要求非常高,施工难度大。
牌楼长江大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密索体系,材料采用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主跨侧斜拉索采用两侧边双索面布置,梁端名义锚固点纵向间距15.5m,设置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两个锚跨斜拉索采用中央索面布置形式,梁端锚固点纵向间距9.0m,布置于中央分隔带内。单根斜拉索最长达390.9m,最大重量达28.8T,斜拉索张拉端设于塔端,应先于梁部安装。如何进行斜拉索施工成了施工中一大难点。
牌楼长江大桥北岸桥位位于万州区北滨路繁华中心地带,桥梁跨越车水马龙的北滨大道(支架现浇施工、钢箱梁分段安装),交通组织管理干扰大,安全防护要求高,高空作业及大型构件安装作业相互影响,安全风险高,对施工安排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
牌楼长江大桥这些成果值得傲骄
一桥飞跨长江、主塔高耸的长江大桥,一定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壮美、内涵。
一项穿越风云、屹立百年的建筑精品,必定是非凡建设者意志、智慧最好的结晶。
在艰险面前不言苦,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深水中“造墩”,高空中“铺路”,是数千建设者在牌楼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战斗本色。
5年多来,他们依靠自身过硬施工实力和卓越技术能力,发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锐意创新攻关;5年多艰辛历程,中交路建的万州三桥建设团队综合运用”建筑业十大新技术(2017版)”中的“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预应力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索结构应用技术”等十项技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建设过程牌楼长江大桥建设团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攻坚克难,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项目创新开发“深基坑基岩无爆破快速施工技术”“主塔夜间施工视觉警示识别系统”“超深回填区大孔隙率地层桩基施工技术”“索塔区环向预应力平行钢丝镦头锚成套施工技术”“可移动式墩身施工防护平台”“斜拉索锚固区预应力平行钢丝高精度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索塔区环向预应力平行钢丝下料长度偏差精确控制在了1.5毫米以内;墩头直径精度偏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索导管安装精度偏差控制在了5毫米以內,主桥合龙精度控制在10mm内,高效优质完成施工任务。其中,牌楼建设团队已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多项省级工法和多篇论文,一项QC成果获交通运输行业优秀质量管量小组及成果奖,获得多项省级QC成果奖。
这些都无一不在印证建设者们的努力与付出。
一路奋进,一路凯歌。时至今日,说起牌楼长江大桥的建设,一个个克难攻坚的场景,仍然在建设者们的记忆中历历在目、鲜活如昨。经过建设者科学施工、艰苦奋战,牌楼长江大桥建设中的一道道难关迎刃而解、逐个攻克。
5年以来,在牌楼长江大桥建设中,数千建设者默默奉献,分工协作,精心施工,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道道难关,创造了个个奇迹。
奇迹之一:深水施工深度属国内之最
牌楼长江大桥的桩基扎根于坡度大、浅覆盖的河床,施工难度极大,特别是南主塔立于江水之中,其最大水深达57米,属国内之最,采取的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属世界首创。
奇迹之二:斜拉索异型索面安装属世界首创
由于牌楼长江大桥两岸疏解空间狭小,斜拉索布置采用主跨双索面、锚跨中央双索面的非对称布置,属世界首创大跨度非对称空间索面布置。同时,斜拉索“内置阻尼器”,属国内桥梁首次使用。
奇迹之三:主跨成为重庆“第一跨”
牌楼长江大桥的主跨730米的双塔斜拉桥为重庆市第一主跨,国内也排名前列。
奇迹之四:两主塔“身高”都在200米以上
牌楼长江大桥的南主塔高248米,北主塔高208米,南北下塔柱高度不一,北塔刚度大,施工测量、监控统筹要求高,采取了竖向预应力等特殊措施,既保证了安全稳定,又保证了美观大方。
奇迹之五:夜景成了人见人赞的网红
牌楼长江大桥南北主塔涂装红白相间,展现了热情、奔放、好客、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万州形象,可以说,牌楼长江大桥充分展示了其独一无二的颜值,在万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牌楼长江大桥的夜景成了人见人赞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