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1 11:05:54 三峡传媒网
丁宏书在喂鸡
跟着技术员学种植枇杷
记者 凌芸 文/图
春回大地绿,正是农忙时。4月9日,一场雷雨后,天空放晴,家住余家镇钟楼村2组的丁宏书来到自家贵妃枇杷果园,查看今年初刚刚种下的枇杷树长势情况。“多亏了区法院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大力帮扶,我们也从种几十年庄稼的传统农业,发展起了经济果木。”阳光下,洋溢着笑脸的丁宏书如是说。
丁宏书一家五口人,有年迈的公公,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初中,她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不能劳累和干重活,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丈夫皮秀权在外打散工挣钱。皮秀权小时候家里贫困,从十多岁时开始下苦力挣钱,如今40多岁的他,腰肌劳损严重,经常在外面打几个月工就要回家休养一段时间,一家因病因学致贫。
“在农村,自己没得种养殖技术,只能脸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靠种稻谷、包谷、洋芋、红苕等农作物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丁宏书说,他们家发展果园全靠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帮扶和支持。
钟楼村的主打产业是李子,一共发展了2000多亩。去年,在余家镇关龙村任第一书记的郭亚飞调整到了钟楼村任第一书记,了解到村民和贫困户种植的李子树,因缺乏管护方面的技术,还没有见到效益。产业发展好了,贫困户才能稳定脱贫,持续增收。郭亚飞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跟村干部多次商议,决定在村里重点再扶持几家种植户,以此带动村里贫困户和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在农村,留守在家务农的多是老弱病残,出于风险考虑大都不愿意大规模发展产业。而40多岁的皮秀权和丁宏书夫妇正当壮年,在夫妇两人看来,在外地打工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家里有了稳定的产业,才能真正走上致富路。多方考虑后,带着敢闯敢做的勇气,皮秀权和同村村民谢诗全合伙,在钟楼村二组流转了一大片荒坡,用于发展经济果木。去年11月,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果树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前来了解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最终确定发展枇杷和柑橘产业。
紧接着,驻村工作队员跟苗木基地负责人联系枇杷苗,让他们去学习种植技术。去年底,挖机开荒清杂、工人划线打窝、栽苗施肥……几个月下来,果园里的枇杷树和柑橘树苗全部栽到土里,一共种植50亩贵妃和香妃枇杷树,50多亩丑柑。
在丁宏书的果园里,记者看到,几场春雨后,成活率还不错,地里的枇杷树已经长出了很多新叶。当天,郭亚飞来到丁宏书的果园,详细询问了解她家枇杷种植和管护情况。“果园还缺乏生产便道和蓄水池,我们会积极争取相关资金,将果园的配套设施完善好。你们自己要多费心管护,技术方面不懂的,我们也可以联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郭亚飞说。
采访中,丁宏书告诉记者,这片果园原是一片荒山,到处是杂草丛生,只有少量的土地也因为没人耕种而荒废,果园里的枇杷树今年二月份栽种完,明年可以试挂果。从考察的情况看,贵妃枇杷品质不错,村里之前还没得村民规模发展枇杷产业,只要有好果子,销路应该没问题。
丁宏书还打算将果园土地利用起来,使土地循环利用,多效利用,不留“空档”。她已经买回了150多只鸡,以短养长,在枇杷园里林下养鸡,多方面提高经济收入。
丁宏书说,国家有很多脱贫政策,贫困户自己也要有志气,她相信,只要勤劳肯干好学,在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帮扶下,日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