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14:57:11 三峡传媒网
张绍海(左二)入户核对信息,讲解脱贫的相关政策。
记者 凌芸 文/图
“老谭,你家的房子有裂缝,下雨天还漏雨,住起不安全。现在有政策,你的房子可以纳入D级危房改造。”
“我的房子还可以住人,不想给政府添麻烦。”老谭和前几次一样拒绝了。日前,余家镇三河村“第一书记”张绍海、帮扶队员陈杰和申赞来到三河村6组,这是他们第六次来到老谭家,给他做思想工作。
2015年7月,张绍海作为首批驻村工作队员被选派到余家镇三河村,2017年8月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心系贫困村民,将改善民生为己任,任劳任怨地履行职责,在脱贫攻坚路上,落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把脉问诊 打开脱贫致富切口
进入三河村,随处可见长势良好的九叶青花椒和蜜柚,十几位村民在地里忙着平土地、掏水沟。
三河村4组,旋耕机正在地里翻土,村民周中勇去年在此流转了50多亩土地,打算种植青花椒,苗木已经联系好,土地平整完就开始种植。
“有劳动力的村民都外出务工了,这里大片土地都荒废了六七年,无人耕种以至于杂草丛生。现在,我们村里以发展花椒产业为主,以此促进村民增收。”村支书谢祥辉告诉记者。
三河村是贫困村,特色产业促脱贫是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达成的共识。因种植花椒和柚子对技术要求较高,大部分村民缺乏技术支撑,管理不善,导致产业发展停滞不前,销售渠道缺乏。
在困难面前,张绍海没有退缩。在与村、镇相关负责人充分调研论证后,村里决定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建立健全合作社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花椒、柚子产业带头人周中勇和黄成贵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进一步提档升级。
目前全村种植花椒900亩、柚子500亩。合作社对200亩花椒,400亩柚子实施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的模式,村民占有股权,通过务工、分红,切实拓宽了贫困户家庭增收渠道。
聆听民声 真情服务赢得民心
驻村3年多来,张绍海坚持用真心聆听百姓心声,用耐心服务百姓难处,用细心为百姓办事。他走村串户与群众座谈交流,一次次走访,一次次通话,鼓励村民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就是这份真诚使他赢得了贫困户的信任,为他在村里顺利开展脱贫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2018年夏天,持续多天干旱无雨,800多村民饮水困难。作为“第一书记”,张绍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9月18日下午一点多,张绍海不顾烈日炎炎,组织村委干部沿水管一路排查。临近水源地碑排沟水库,山高路陡、荆棘丛生,一群人正抓着杂草、蹬着枯枝败叶竭力往上爬时,忽然听到“啊、啊、啊”的喊叫声,接着另一个人大叫道:“张书记摔下去了!”大家回头一看,张绍海人不见了。
大家找到张绍海时,他倒在路边,脸上有血,额头上还有一个大青包,衣裤多处被刮破,手里拽着一把长满刺的、断裂的荆条。
简单止血包扎后,一行人继续上山,找到解决饮水困难的原因——水库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回村后,他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给余家镇党委政府,得到了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对水库进行维修,确保村民饮水有保障。
便民小本 无私奉献书写忠诚
驻村期间,张绍海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上面记录着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张绍海说:“这么做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在有限的服务时间里,为村民们多做些实事。”
一年多来,张绍海参与排解民事纠纷近20次,协助村干部做好村里的安全稳定工作。他关爱村里的弱势群体,经常深入走访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衣、物、钱、粮等慰问品。还经常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协助解决三河村12名留守儿童在帮扶单位国本中学读书,为外出务工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还积极协调辍学学生返校就读。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张绍海十分清楚读书的重要性。去年4月的一天,他刚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就接到了6组小组长的电话:“张书记,周孝辉的孩子说不准备读书了,这两天也去学校,可怎么办……”
挂断电话,张绍海和扶贫专干来到周孝辉家了解情况:周孝辉一家四口,女儿和儿子都在丁阳中学读初中,妻子外出务工,周孝辉一个人在家照看孩子,女儿小周性格内向。
第二天一早,张绍海便到场上买了文具用品看望小周,并细心开导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张绍海终于用真心打动了她。小周哭着说道:“家里有两个孩子读书,爸爸妈妈很辛苦。我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照顾弟弟,好让爸爸出去打点零工解决家里困难。”
看着懂事的小周,张绍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孩子不要放弃学业。几个小时后,小周同意继续回校读书,大家都笑了。
张绍海以实际行动,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平凡中坚守,始终朝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奋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