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14:22:34 三峡都市报
孩子们上社会实践课
孩子们上社会实践课
昨天,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迎来了来自枇杷坪小学、龙都小学的500余名学生。
现在,每周一开始,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都会迎来一批批来自万州各个学校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拓展训练。
万州区历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特别是在万州区教委引领下,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全国首批20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于2015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实践基地体验与实践、探索与创新、个性发展与特长发挥于一体,承担着全区中小学“综合性实践教育课程”的实践任务。
目前,已经吸引4万学生前来超越自我、提升自我。
打造一方社会实践的“世外桃源”
让孩子们到哪里去参加社会实践教育?这是不少学校和家长考虑的问题。
当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成开放的时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从2013年末建设开始,基地也面临过资金短缺、后期发展空间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但得益于万州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委等部门对社会实践教育高度重视,得益于全区各政府职能部门形成联动给与了基地协助和支持,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才不断发展。
“这一定要是我们区内最好的社会实践基地,甚至要在市内起到示范作用,要把它建得有品有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世外桃源’。”这一番心声,是当时全力助推基地发展的所有人的心声。
“哇,真漂亮!”在万州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看着基地里的各项设施,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声。据了解,万州区委宣传部、文化委、交委、卫计委、关工委、移民局、公安局、环保局、民防办等10多个部门投入到基地馆室共建中。如区水利局投资100万元整修了涉校河堤,区交委投资200万元将进校土路变为了沥青路,民防办投资约300万元建设人防教育馆。在区教委牵头下,联动的力量促进了基地的诞生与发展。
据悉,目前该基地在室内筹建了三峡移民馆、环保教育馆、禁毒教育馆等十二个主题馆和沙画室、陶艺室、BIT实验室等十一个培训室,室外还开设了毕业墙、信任背摔、攀岩、水上趣桥、真人CS等三十五个素质拓展项目,并租用校外65亩土地拟建设传统农耕文化及现代农业体验区。
在全区的瞩目和支持下,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在短短几年间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不断释放出全国首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影响力。
地域课程与综合课程“相得益彰”
最是文化能育人。一向以一所学校的身份来要求自己的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对文化也格外重视。在基地看来,在文化的浸润下,学生才能得到更多熏陶,教育才能积淀更多内涵,而学校也才能获得更宽广的发展。
以“实践出真知”作为育人理念,基地因地制宜打造起特色文化。一草一木会说话,一言一行皆育人,文化完善了基地的育人格局,也擦亮了这张社会实践教育的“新名片”。
课程是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教育的“生命线”,究竟怎样的课程才足够有特色、有内涵、有效果,这考验的正是基地的“软实力”。
在课程打造中,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致力于走精细化之路,不仅要求自己打造出有特色的课程,还要打造出适宜每个学生多元而个性发展的课程。因此形成了地域特色课程与综合特色课程“相得益彰”的生态格局。
例如在开发地域特色课程中,基地立足三峡库区文化,在新旧城变化中找寻资源,建成三峡移民馆,并引入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东竹琴、甘宁唢呐及川剧等项目,建成乡情民俗馆。
在这里听乡音、阅乡景、品乡味、育乡情,学生们收获颇丰。
又如在开发综合特色课程中,基地坚持以学生喜爱、受用为目的,开发出“专题教育、科学实践、素质拓展、艺术熏陶、劳动体验”这五个主题课程,并在不同主题里下设多个子课程,向学生提供诸如环保教育、创客教育、攀岩、茶艺茶道、无土栽培等近百种不同的课程体验。
在沙画教室,孩子们仔细聆听了教师的讲解后,画小山、画大树、画房子、画学校……不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就创作出了一幅幅充满生机,富有灵气的沙画作品。
素质拓展和挑战极限也吸引了不少学生参与。“哇!这么高……”孩子们的惊呼并没有影响挑战的进度,了解注意事项、穿戴安全衣、挂上保险绳、攀登、跨越、速降……孩子们的动作有条不紊。
国防教育馆的新奇装备、应急救护馆真真切切的实例、茶艺馆的文化魅力,一间间馆室,一项项活动,知识在活动中升华,文明在快乐中传承……
精细而有特色,多元而有内涵的课程让基地生机勃勃。
既关爱留守儿童也心系每个孩子
作为社会实践基地,担负起社会责任才能走得更远。
2018年1月,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就推出了“情系留守·爱暖童心——贫困留守儿童研学旅行公益活动”。今年1月,又开展的第二届“情系留守·爱暖童心——贫困留守儿童研学旅行公益活动”,至此,已经有500人参加了此项公益活动。据了解,活动不仅为贫困留守儿童准备了爱心温暖大礼包,还让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实践期。
事实上,关爱留守儿童还只是基地勇挑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
去年5月末,万州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这里落成,这昭示着基地承担起了向青少年提供法治教育的责任,开辟了区域青少年法治宣传的新途径,促进了区域青少年法治教育再上新台阶。
有温度的社会实践教育是面向每个孩子的,就像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用最好的教育服务去激活受益一生的成长,让孩子们在基地接受生存磨砺,挖掘思维潜能,体验群体合作,熔炼团队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精心培育,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基地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效果,基地还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聘请专家授课、派教师外出培训、加强校本培训等方式提升了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
根据课程需要,将教师派往区内七所职业院校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后期组织教师到全国优秀基地学习;加强校本培训,认真解读教育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华中师大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同时定期观看其它基地优秀的课堂实录,开展评课活动。每学期人人练兵,同课异构,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同时,精心打造培育实战的科研团队。以基地课题《利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为契机,激发教师课程开发的愿望与热情。让教师从小课题入手,引领教师步入课程开发领域,在实战中提高研究能力。
如果说基地的外在可以建设,那么基地的文化与个性一定蕴藏在基地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一定生长在基地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基地按照“衣食住行皆课程”的理念,抓实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学生在基地的言行有规范、事事有规矩、时时有监督,强化24小时无缝对接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模式,保障基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记者 吴雅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