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跟帖

围炉夜话聊脱贫

2018-11-25 18:46:04 看万州

这些天,随着气温的不断骤降,海拔千米的太安镇山村里,已然进入了冬天模式。夜晚,许多农户家中已经烧起了火炉,邻居们还喜欢围炉而坐,摆一摆龙门阵。


虽然才六点多,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太安镇钟刘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对面居民房里,扶贫队员廖良斌正和程宇自己动手,张罗着晚饭。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几样农家菜端上了桌,几人开心地吃了起来。



钟刘村“第一书记”冉伟告诉记者,为了让队员们安心扎根村里扶贫,他们在附近租住了房子,添置了锅碗瓢盆,在村里安起了家。


“同志们,吃完饭了我们又到村里去转转嘛,找群众摆一哈龙门阵,了解哈老乡们对脱贫攻坚的想法……”席间,冉伟一边吃,一边说。
“要得。”话音刚落,几人应声而和。


地处万州区太安镇东部的钟刘村,是一个既不通省道、县道,甚至也没有乡道经过,只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村级路连接山外的村庄。全村坡度较大,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农户收入较低。全村969户中,就有138户贫困户。


自2015年全区启动脱贫攻坚以来,在镇里和帮扶集团的帮助下,全村经过奋力脱贫和攻坚,仍有33户88人未脱贫。


今年以来,冉伟带着扶贫队员们晚上只要没事,就到村里的群众家转悠,与他们拉家常、话脱贫,俨然打成一片。而今夜的夜访,只不过是他们平常夜访中的一个小片段。



吃完晚饭,收拾完毕,时间已是将近七点。几人趁着路灯光亮朝村委会对面的农家走去。


夜幕下的山村显得十分寂静,偶尔也能听到几声狗叫声。


贫困户王世明家,就在扶贫队员们居住的房子附近。冉伟等人顺着楼道来到他家,决定今晚就在这里夜访。


走进房内,只见王世明的父亲正一个人坐在火炉旁烤火,腾起的火苗将老人的脸映得通红。


“王老,吃晚饭了没有。”一进屋,冉伟与老人热情地打招呼。为了增加收入,王世明不得不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了年迈的父亲,见是扶贫队员来访,老人很是高兴,连忙招呼大家落座。


就这样,几人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不一会儿,邻居梁具珍、刘六会、谢青全、向明宣等附近的邻居也赶来,大家围着火炉,摆起了龙门阵。


“这一年多来,你们感觉村里有啥子变化没得吗?”队员湛白露特意问了一句。


“变化大撒,看嘛,现在路通了,自来水也接到屋里了,听说还要发展李子……”谢青全想都没想,一连串道出他看到和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要我说呀,脱贫攻坚搞得好,我们老百姓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你看现在村里的环境和过去相比,那是大不一样。”上了年纪的刘六会接过话头,在场的村民听后也都纷纷点头。


“现在国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农民经济上要富起来,在环境上也要干净起来。”冉伟接过老乡的话题,趁机宣传起打造美丽院落的事情。听完后,大家表示一定带头。


  “还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别看我们钟刘村偏远,但也有我们的优势!”“给我们吹吹风!”“我们下一步准备在发展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借力与凤凰花果山的优势,开发辖区内的乡村旅游资源,搞乡村旅游,让大家都发旅游财!”


谈到村里的发展,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句,相谈甚欢。


“国家政策这么好,发展机遇这么多!我们几个贫困户一定要争取今年彻底甩掉穷帽子!”围着暖意融融的火炉,老乡们个个摩拳擦掌,信心满满。
“只要大家肯干,脱贫不是梦。大家放心,全村脱贫,一个都不能少。”随着火苗摇曳,时针不知不觉指向了九点半……队员们起身告别,结束了又一个晚上的夜访。


山野间,一片漆黑,只有村委会旁的路灯十分耀眼,似乎在照亮和指引着乡亲们阔步朝脱贫致富的小康大道上奔去。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进发
责任编辑:胡虹
延伸阅读:
  1. 围炉夜话聊脱贫 11月25日
  2. 【百姓故事】陈瑛:“外来媳妇”带领村民增 11月25日
  3. 鼓足精气神 脱贫路上更得劲 11月24日
  4. 研究部署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11月24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8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