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5 08:28:46 来源:万州时报
?建设中的湘渝盐化联碱装置绿色固碳升级改造项目(二期)。
记者 李成敏 文/图
绿色低碳,美丽中国。这是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也是万州走深走实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地处三峡腹心的万州,自觉扛起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任,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方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保护撑起高质量发展的万里“晴空”,促进高质量发展“含绿量”更高、“含碳量”更低、“含金量”更足。
助力传统产业降碳增“绿”
初夏时节,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的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联碱装置绿色固碳升级改造项目(二期)正火热施工中。
据了解,湘渝盐化联碱装置绿色固碳升级改造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已于去年竣工投产,预计二期今年9月底建成投产。
整个项目全面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纯碱生产能力20万吨、新增工业产值5亿元,不仅将极大地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实力,而且企业节能、环保、成本等指标可望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经测算,该项目全部投产后,湘渝盐化每吨轻质纯碱的综合能耗将从目前160公斤标准煤降至150公斤,每吨重质纯碱的综合能耗将从205公斤标准煤降至200公斤,每吨纯碱的综合电耗将从226度降至216度,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万吨。至联碱装置绿色固碳升级改造项目今年9月底全面竣工投运,湘渝盐化纯碱年产能将提升到100万吨,每年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41.5万吨,综合能耗减少2.9万吨标准煤,助力企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绿色样本不止一个。
与之相邻的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厂区,一套斥资5000多万元的废盐无害化综合利用装置同样引人瞩目。
据了解,以往公司每年产生的1.2万吨废盐原来只能作为危险废物填埋掉,现在通过废盐无害化综合利用装置处理后,可转化为工业盐销售,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不仅变废为宝,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而且每年可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
在万州西南水泥,通过启动绿色工厂行动、智能化工厂建设等,从生产到检验、物流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泥生产逐渐从“制造”到“智造”转型,向绿色低碳升级。特别是去年,对生产线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及工业废渣替代后,年节约标准煤1万吨,减少了资源消耗。
一个个传统产业的“蝶变”升级,为万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近年来,万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聚焦“双碳”和能耗双控目标,通过节能技改和循环化改造,着力推动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节能增效水平,走深走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围绕构建“5+10+X”现代化工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禁投清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全面推动现有企业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工业低碳技术应用,促进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积极培育绿色新兴产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倾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
推动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补齐产业链条短板。积极推广资源循环生产模式,大力发展报废汽车拆解、家庭厨余垃圾处置、污泥处置、农业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循环产业。近两年来,我区已建成重庆上器电气(一期)、双鸿再生资源报废汽车拆解及利用、农神生物农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国能集团万州电厂污泥掺烧、固废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力提升了我区资源化利用水平。
同时,以我区纳入重庆市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区县为契机,积极谋划储备气候投融资项目。引导、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支撑绿色低碳产业和技术发展,为我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已在低碳工业、低碳建筑及低碳建筑节能、低碳交通、低碳农业、低碳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提升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9大领域储备气候投融资项目47个,项目总投资1207亿元,总融资需求416亿元。
我区还积极融入全国和全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倒逼碳排放重点单位实现绿色低碳转型。2021-2022年度碳排放履约周期,我区“双市场”碳排放重点单位累计履约碳排放2327万吨,实现碳排放配额盈余71万吨,碳排放权交易量逾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