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3 10:31:56 三峡都市报
民间有“红梅报春”之说,寓意春天即将来到。 记者 冉孟军
“春,蠢也,动而生也。”2月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意味着闭藏的冬天即将结束,充满生机的春天“蠢蠢欲动”。而今年立春也赶了个早,在年前就立春了。那么,立春以后还会冷吗?又该如何养生?一起来了解下。
关注
立春后天气依然会冷
据了解,立春是阳历的节气,按阳历的时间来说,立春节气时间比较固定,没有明确早晚之分。但由于农历的时间并不固定,遇到闰年、闰月等情况时,立春的时间就时早时晚。
常年立春是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而今年是继2017年之后,第二次在2月3日立春,即腊月二十二,属于典型的年前立春。年前立春也称之为“无春年”,这是因为农历2021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所以也就是一个春都没有。
那么,立春以后还冷吗?据了解,立春节气期间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可见立春到了,气温也并不会回升得那么快,此时仍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大约要到数九结束,也就是3月中旬左右才不会冷。
另外,记者了解到,2月11日至17日也就是春节期间,以小雨天气为主。
养生
重在养肝防旧病复发
立春时节如何养生?养生要注意什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龚雪为大家一一讲解。
龚雪介绍,古人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晨起后可着宽松衣服闲庭散步,放松形体,舒缓情志,这便是春天养生的基础。
“我们中医把大地万物分成阴阳,而春季为一年之初,万物开始生长,所以属阳,故春季需要养阳。”如何养阳?龚雪建议,春季的太阳紫外线强度适中,在阳光明媚天,可以到室外多晒太阳。尤其是在上午10点到11点的时候,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最适宜。
在五行中,春季跟肝脏相对应,所以春季养肝十分重要。龚雪表示,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勤喝水,少生气,注意饮食,少食酸辣。还可以饮用玫瑰花茶,玫瑰花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同时,多按足三里穴,可以养肝。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之功能。
龚雪还特别提醒,立春后是肺炎、肝炎、流感、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多发季节,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防止旧病复发。就目前来看,气温还未转暖,特别要注意太阳天,早晚和中午的温差大,要及时增减衣服。稍不注意,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容易感冒或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支招
多吃5种蔬菜养出好身体
据龚雪介绍,立春后的饮食和冬季大有不同,此时应注意少肉少油腻,多食蔬菜瓜果,其中应季蔬菜为佳。以下的5种蔬菜皆为这个季节的“精华”,顺应时节,吃出健康,养出好身体。
豆芽: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指从立春开始的三个月便是“发陈”,此时要减少鱼肉的滋补,多食蔬菜、粗粮。而这里的“发”是发芽的意思,在民间认为,芽乃是生命力的集聚,也是一年之始,因此在立春日要多食芽菜,比如豆芽、绿豆芽、黄豆芽等,以此顺应时节,对身体有益。
菠菜:立春后易出现“春燥”,在饮食上应吃些润燥的食物。其中菠菜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类萝卜素和铁元素,味甘性凉能有效缓解春燥。虽然菠菜四季都有,但唯有春季的最好吃,根红叶绿,鲜嫩无比,用来凉拌、烧汤、或清炒都是不错的选择。
韭菜:春寒料峭,春韭入菜来。立春前后有“倒春寒”的说法,此时天气虽逐渐暖和起来了,但还会有突如其来的寒潮。韭菜温补,有“掌中宝”的美誉,其中的蒜氨酸还能加速人体中乳酸(疲劳物质)的分解,因此民间常有吃韭菜“提精神”的说法,无论做炒菜、凉拌菜还是包饺子都鲜不可挡。
白萝卜:萝卜水分充足,吃起来生津止渴、消食润燥,它特有的甜味与辣味还有解“春困”的作用。
荠菜:“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在春天的野菜中,荠菜绝对算是最有“春味”的佳蔬。初春的荠菜鲜美可口,口口清香迎面而来。
记者 付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