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万州区规模最大的优质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及重庆市首批中职示范校。

2019-09-19 10:43:59 三峡都市报

青春洋溢的水电学子

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洽谈合作细节

学校商贸节活动

记者 李勇 谭林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四十余载的风雨历程中,一路披荆斩棘,学校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全、校企合作”,以文明创建为引领,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长为万州区规模最大的优质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及重庆市首批中职示范校。

近日,水电校再传捷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组织开展的首届重庆市文明校园创建评选活动揭晓,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成为万州唯一榜上有名的中职学校。同时,学校也正式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文明校园创建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文明,是一所学校的底色。近年来,一批校园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文明校园相继涌出,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不负所望,在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创建评比中斩获佳绩。殊荣创建,自是离不开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水电校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明素质为核心,以文明养成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制定学生文明素养提升计划,推动学生文明习惯养成。

首当其冲便是结合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打造“一流”党建品牌。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党员名师建设,教育教学、招生就业、技能大赛、扶贫等重点工作中都活跃着共产党员的身影,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学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学生业余党校,开展“永远跟党走”系列学生党课,要求学生入脑入心;通过学习增强教师以身立教、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 “四有”好教师,持续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定期轮训学生干部以提高素质,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倡导广大师生讲文明,树新风,师生关系融洽。学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提出教师、学生必读书目,各班建立图书角,学生早晚诵读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中华传统经典。

同时,学校依法推进民主管理并广受好评,被评为“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被评为“重庆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并以建设“绿色、文明、平安、书香校园”为目标,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多年来,学校布局不断优化,足球场、综合大楼相继建成,校园美化成效明显;积极建设无烟校园,定期举办环保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行走其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被评为“重庆市绿色园林校园”。

“我们不断丰富文明活动形式,厚植文明土壤。”据水电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利用橱窗等宣传阵地,宣传展示文明班级、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等先进事迹,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报文明行为、文明师生的典型事迹,并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万州十大人物”等学习宣传活动。

学校还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文明规劝、交通疏导、长江清漂、敬老爱老、义务劳动、义务献血等活动,让师生在爱心奉献中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深化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2018年10月15日,南京市教育局对口支援万州教育代表团走进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助力万州职业教育再添彩;2018年10月23日,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与北京吉利学院、吉利控股集团三方在学校会议室举行“校校企”合作洽谈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迈向“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学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理清办学思路,规范办学行为,在产教融合工作中做了积极的探索。通过人力资源融合,让教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校企文化融合,让学生职业素养显著提高;通过物资条件融合,育人成本得到有效补充;通过技术成果的融合,让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凸显。

多年来,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向流动模式,聘请企业技术人员、 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指导。同时,选派一批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行业交流和科研互助等方面的工作,让教师获得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素质的机会。一批具有真才实干的专业教师队伍逐步成长起来,这为学校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成为学校的一笔巨大财富。

与此同时,学校还将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迁移到学生管理过程中来,推进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实训室、实验室、教室和宿舍等内务卫生方面引用企业的“6S”管理;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落实“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学习即工作,作品即产品”的职教理念。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宣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创造学生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职业学校,学生教学、实训都是“真刀真枪”。近年来,学校通过与宏继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希尔顿酒店、深圳远洋祥瑞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办冠名班,企业提供相应的师资、设备和耗材。学校与企业共同申报各类项目,建成5个国家级、市级校内实训基地;共建各类校外实训基地57个,为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学校还依托现有的安全生产资格考点、职业技能鉴定考点、信息化计算机教育培训认证中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认证中心,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近年来,学校年均培训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8000多人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办学社会效益。

多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数据统计,水电校已连续5年招生人数均达到1500人以上,居万州区同类学校前列,连续5 年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就业稳定率88%以上,就业对口率80%以上,对口高考及中职直升升学率达95%以上。

推进世界融合 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和创新行动计划逐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水电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中心,着力推进国际合作。近年来,学校“走出去,引进来”,共派出各类出国(境)团组分别赴俄罗斯、德国等地执行出国(境)考察、访问、培训等任务。共接待来自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的高校或机构的代表团4批次,国际交流工作成效显著。

同时,学校力促国际合作办学,增强学校办学活力。2016年,世界名校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机械制造及运输冶金学院自动化系系主任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沃科夫先生率专家代表团一行4人来校考察交流。双方经深入交流和友好协商,就合作办学有关事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同意在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共同开办“智能机器人”、“数控技术”及“环境保护”等专业大学预科层次教育,并将在师资培训、科技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深入开展合作。2019年,在万州区教委主任程宏江的带领下,重庆市三峡水利水电学校校长唐国雄以及3名专业骨干教师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原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就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展深入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学校向国际化水平建设迈进了一大步。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据悉,水电校历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持续选派在职教师,分别赴德国、荷兰、意大利进行研修培训,实施教师国际化培养。学生则遵循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今年下半年,学校还将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方式,学生自愿参与,组建“护理国际班”,将校内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往德国就业。

此外,学校还采取政、行、校、企合作的方式,成立了重庆三峡中德学院。借助丰富的德国优质资源,校企共建水处理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校企共建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实训基地,并以重庆三峡中德学院为抓手,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助力区域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打造区域创新平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地方经济及院校、企业和机构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广泛深入的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还借助校企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重庆三峡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在市级示范校和高水平项目学校建设中,稳步推进专业改革,形成了以服务城镇化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为宗旨的建筑、汽修及智能制造类主体专业集群建设。为地方经济输出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其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职教工作先进单位等,在职教界享有较高声誉。

忆往昔,峥嵘岁月四十栽;看明朝,勇立潮头再续华章。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水电校将继续披荆斩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为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延伸阅读:
  1. 2019年09月19日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万州区规模最大的优质中职
  2. 2019年08月07日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卢普新、江苏瑞华
  3. 2019年08月01日
    【共饮长江水 宁万一家亲】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
  4. 2019年07月04日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曾熔副主任一行莅临重庆市三
我来说两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8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