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9:57:21 三峡传媒网
“谢谢你,有了你们帮忙,我孙女上学不困难了。”近日,万里城墙19号的许奶奶找到万里城墙31号的居民张大芝道谢,感谢张大芝帮忙解决了眼前的困难。
70岁的张大芝是万里城墙31号楼以及附近几栋楼的“党员中心户”户长。去年夏天,张大芝在开展“微走访”进家庭活动中了解到,万里城墙19号楼有一女童因为家庭变故陷入困境,她立即将情况向社区汇报,随后便着手帮忙办理困境儿童救助申请手续,最终帮助该女童申请到了困境儿童救助金,让女童上学无忧。
这是万州创新基层治理,从小处着眼,微处着手,将“微治理”引入基层治理领域的一个片段。
今年来,万州基层治理践行以“微走访”为前提、“微调解”为手段、“微讲座”为支撑、“微整治”为抓手、“微宣传”为依托的“五微”模式,进一步将工作重心下移,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微走访”夯基础
解决群众困难千余件
下移重心,将基础划分为微小的网格,开展“微走访”,是万州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
通过组建“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N”的“3+N”走访队伍,充分发挥他们敲得开门、进得了屋、说得上话等亲民优势,万州在各镇乡街道逐楼逐院开展进单位、进家庭、进门店“三进活动”。今年以来,“志愿队”共开展走访活动60余次。
在“微走访”的基础上,万州大力排查矛盾“导火线”。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8128起。
通过“微走访”,万州广泛收集辖区社情民意,有针对性地进行采纳、解决或解释,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近万条,解决群众困难1000余件。
“微调解”解纠纷
调处矛盾纠纷八千余起
创新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基层的和谐稳定。今年来,万州以“微调解”为手段,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行动,促进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基地化解。
针对容易发生的家庭矛盾、物业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万州探索以“党员中心户”为依托的“1+N”工作模式,将网格员、楼栋长、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优秀党员、退休干部、群众代表等工作力量下沉基层,通过摆道理、讲法律、说案例等方式定纷止争,提升问题事件就地化解能力,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组和楼,大事不出村与居。
截至目前,万州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128起,调解成功率99.5%。
“微讲座”送上门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就要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今年来,万州针对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和居民群众,以“微讲座”形式,提升治理水平。
通过开设专题培训班,重点培训风险防控、事件应急、矛盾调处、心理疏导等与基层治理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能。
通过“群众下单、政府接单、共建做单”的模式,结合辖区实际,围绕群众关心的“坑老骗老”“物业问题”“非法集资”“套路贷”等问题,邀请公安、工商、食药监、国土房管等部门,采取进院落、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场镇、进广场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专题“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辖区群众讲解政策法律和知识,有效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今年以来,全区共开设“订单式”讲座90余场次,召开院坝会336次。
“微整治”治乱象
安全感指数超95%
今年来,万州组织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等力量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采取佩戴“红袖章”、播放“小喇叭”、慢行“电瓶车”等方式,配合派出所、社区专职巡逻队等力量,在背街小巷、楼栋院落等防控薄弱地段,以及居民反映的治安复杂区域,开展巡逻守护、邻里守望等联防活动,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
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地区整治等专项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乱象,万州从解决群众的难事、清除群众的“痛点”入手,大力开展基层社会治安整治,确保了社会稳定。
截至目前,万州2个A级重点地区立案同比分别下降52.17%、84.21%,1个B级地区立案同比下降63.64%,1个A级动态挂牌整治重点地区涉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全区群众安全感指数、幸福指数连续保持在95%以上。
“微宣传”造氛围
掀起崇德尚礼善治风
良好的社风民风,可以促进基层和谐。今年来,万州以“微宣讲”为依托,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全区掀起了崇德尚礼善治风。
通过采取一个楼栋一个宣传栏、一个村(社区)一支宣传队、一个月一次主题学习、一个季度一次宣传活动、一个传统节日一次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系列宣传,全区共设立宣传小分队276支,先后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近600次、入户宣传1.2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
通过开展“孝善万州”、深化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等工作,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安建设成果和亮点以及“家风润万家”等宣传,以道德教化促进善治,营造崇德尚礼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截至目前,全区矛盾纠纷总量、刑事案件发案量均呈下降趋势。
记者 尧华燕 通讯员 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