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10:30:50 来源:三峡都市报
三峡职院学校校园。
养殖基地。
学生作品展。
技能大赛。
十年弹指一挥,但对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而言,十年的发展足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院一步一个台阶,登上“国字号”示范高职的新高度,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院一年一份答卷,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学生不仅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92项,更成为职场中的“香饽饽”、现代农业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党建领航 勇担强农兴农时代新使命
校园里,处处草木幽幽、花香流溢;实训室里,师生不断创新,追求完美……走进三峡职业学院,满眼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几十载风雨沧桑,几十载薪火相传,三峡职院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立足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走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特色办学路,以党的建设引领职教事业高水平发展。
“学院要发展,党建是关键。只有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才能确保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校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扛稳强农兴农新使命,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走出高水平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政治引领”“思想培育”“文化传承”三大培根铸魂工程,构建“四位一体”党建与思政工作体系,创新“12386”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凝聚形成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三全育人”合力,该模式成功入选重庆市“十大育人”精品项目。
党建强、人心齐,全院上下很快呈现出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2年学生首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2014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19年入选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2020年获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2021年获教育部“双创”样板支部;2022年获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
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内涵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三峡职院用行动奋力书写不负时代的“排头兵”答卷,用实绩演绎着学院的一次次华丽蝶变。
专业发力 精准对接产业链赋能大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围绕当地主导产业设置专业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峡职院把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优化专业群布局,着力推进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全面提升涉农专业群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生猪产业是我国产业规模最大的畜牧产业,也是重庆市农业重要特色支柱产业。涉农高校该如何作为?
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在全国率先提出“对接生猪产业链,培养一流技能人才,服务关键核心技术”的建设目标,搭建了“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等产学研高端平台,建成了以两个市级教学科研团队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发了现代生猪产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引领西南地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改革。
打赢“生猪产业”专业建设战役,新挑战接踵而来。
长江上游柑橘带是全国重要的柑橘产区之一,柑橘产业也是重庆及三峡库区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园艺技术专业群全面对接柑橘全产业链,联合中国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等单位,在柑橘品种研发、栽培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申报专利20余项,技术推广17项。对接万州古红桔产业,自主研发红桔酒系列、化妆品系列、加工食品系列10余种,为推动万州古红桔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个专业群的建设是学院“坚持围绕现代农业办学,坚持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三峡职院围绕产业链主要岗位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也全面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模式创新 走出“产赛教”育人新路径
三峡职院所处三峡库区,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瓶颈制约,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不专、课程不适等问题,如何突破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
困难压不倒坚强的灵魂,三峡职院人首创了“以赛为链,三域融通”的职业教育“产赛教”融合育人模式。
该模式以“赛”(班赛、校赛、省赛、国赛、世赛)为链,以“三标准”(职业标准、竞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三过程”(生产过程、竞赛过程、教学过程)、“三师资”(企业技师、竞赛导师、学院教师)、“三角色”(员工、赛手、学生)、“三文化”(企业文化、竞赛文化、校园文化)、“三证书”(职业证书、竞赛证书、学历证书)融合为实施路径,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各学段“全程贯通”、产赛教“全方位”深度相融,有效实现与产业领域“高精尖”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
模式效果究竟如何,实践最具说服力,“产赛教”融合育人模式在学院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
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仅“十三五”期间,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23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8。学院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围绕该模式共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其中C刊2篇,新华文摘转载1篇。社会评价反响好。学院先后在全国畜牧科技论坛、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等活动上就“产赛教”融合模式做了20余次经验交流。学院《以赛为链,三域融通—职业教育“产赛教”融合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获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有专家表示:“产赛教”融合育人模式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中加入“竞赛”元素,使人才培养的“二元结构”拓展为“三元结构”,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也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范式。
记者 吴雅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