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近日,市二中法院公布了一起以专业诊疗为名实施诈骗的典型案例,揭露了诈骗分子冒充医疗专家,通过电话或微信诱骗中老年人的伎俩,希望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得到深刻警示。

2022-11-02 9:24:56 来源:三峡都市报

新华社发 王威 作

本报讯 (记者 向贵平 通讯员 向存丹)近日,市二中法院公布了一起以专业诊疗为名实施诈骗的典型案例,揭露了诈骗分子冒充医疗专家,通过电话或微信诱骗中老年人的伎俩,希望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得到深刻警示。

冒充医疗专家敛财获刑

法院审理查明,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被告人赵某、苏某某、陈某某等人为达到敛财目的,陆续在重庆、广州等地成立多家健康管理公司,并以此为平台,招聘销售人员,采取欺骗手段,高价销售温补气血口服液、白藜芦醇、慈苓安膏滋等产品,骗取他人财物,逐步形成了以赵某、苏某某为首的犯罪集团。该犯罪集团成员通过电话或者微信,针对具有不同疾病的不特定中老年人,使用统一编造的话术模板,冒充中医专家、医生或者健康中心工作人员等具有专业医学知识的人员为被害人诊疗,采用虚构或夸大被害人所患疾病的严重性及所售产品疗效的方式,高价销售温补气血口服液、白藜芦醇、慈苓安膏滋等产品,骗取数千名中老年人共计5600余万元。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以被告人赵某等33人犯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一年十个月不等,并处50万元至1万元不等罚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市二中法院表示,本案是犯罪分子冒充中医专家等权威身份虚假诊疗,夸大产品疗效,引诱中老年被害人高价购买不具备药品功效的产品,实施诈骗犯罪活动的典型案例。本案中,以赵某、苏某某为首的犯罪集团以公司为掩护,采用电话、微信的方式,利用部分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关心健康、担心疾病的心理,打着“专家”的旗号,通过电话、微信对被害人进行虚假诊疗,虚构疾病或夸大疾病危害,大肆吹捧自己产品疗效,骗取数千名中老年人共计5600余万元。法院运用刑罚手段依法严惩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犯罪行为,既保护了老年人的“养老钱”,又震慑了不法分子。本案也警示老年人需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法官提醒

谨防“六类”诈骗圈套

老年人要防范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的六类诈骗圈套。树立防范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去;平时多关注各种新闻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看病就医、办理保险、投资借款、购买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要到正规医院、企业和部门办理,千万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受其蒙骗;遇到要求汇款、转账的陌生电话和中奖短信,不要轻易相信,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点击链接,如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延伸阅读:
  1. 2022年11月02日
    近日,市二中法院公布了一起以专业诊疗为名实施诈骗
  2. 2022年10月22日
    重庆市万州区房屋管理中心关于谨防公租房诈骗的通告
  3. 2022年10月10日
    10月9日下午,由万州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主
  4. 2022年10月09日
    今天下午3点,“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来说两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9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