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9:43:04 来源:三峡传媒网
应急队员日常水上训练。
万达开及渝东北片区职工消防安全技能邀请赛。
万州“战汛-2022”防汛和地震地灾救援应急演练。
应急部门向市民展示应急设备。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大提速”,“全灾种、大应急”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从无到有,用于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精尖”设备装备一应俱全……
这一切,正是万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推进应急管理改革的缩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万州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抓细抓实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尤其是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万州在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围绕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全智慧化设施设备等方面积极发力,突出事前“大预防”、事中“大应急”、事后“大救灾”,按下了应急管理事业的“快进键”,实现了万川毕汇平湖之州安全环境的“新跨越”。
数说
与2012年相比,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年均分别下降5.9%、6.5%。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呈现“一个杜绝、两个下降、三个向好”的态势。
——一个杜绝。杜绝了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截至2022年9月底,连续83个月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连续195个月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两个下降。与2012年同期相比,考核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发生起数同比减少21起,下降42%,死亡人数减少25人,下降45.5%。
——三个向好。一是多数镇乡街道形势向好。2021年,全区52个镇乡街道有44个实现“零死亡”,占比84.6%。二是多数行业领域形势向好。2021年,全区14个行业领域中,11个继续保持“零死亡”,2个同比下降。三是总体指标控制良好。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形式总体良好,确保了指标控制任务的完成。
握指成拳
“大应急”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今年5月19日,万州区区领导“安全履职述职”新机制正式运行。
这是万州区政府在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的过程中,着眼形势任务推出的一个全新工作机制。自此,每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安全相关议题之后,涉及该议题的分管区领导都需开展安全履职述职,以便与会人员了解该区领导分管行业领域安全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区领导‘安全履职述职’新机制打破了以往安全履职每半年述职一次的常规。”区安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机制在推动区政府领导更严更实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引领全区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全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其实,过去十年,类似体制机制创新不胜枚举。
特别是在构建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万州更是大刀阔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先后调整了区安委会、区减灾委,组建了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住房和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旅游、城市运行、消防、特种设备9个专项安全委员会和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森林防灭火、气象灾害防御4个专项指挥部,全面构建起多方参与、协同配合,“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与此同时,针对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万州先后研究出台《万州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万州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初步实现管理机制与处置流程、应急要求与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有效提升了全区应急管理整体水平。
如今,这些日益健全的体制机制,有力有效地确保了万州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的总体稳定,也为万州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兵多将广
“大应急”队伍日益壮大
“如今我们万州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得非常不错,今年我们公司就一改拿钱与区外救援队伍合作的惯例,与万州区综合应急救援队签订了免费的应急救援协议。”谈起此前与区综合应急救援队签订的救援协议,重庆万州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矿山主管易冲感叹道,自从万州有了“全灾种、大应急”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他所在的公司每年不仅能节约上万元的救援服务费用,还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救援。
易冲这番感叹的背后,是我区“2+15+19+52”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带给区内企业的“实惠”。如今,随着2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9支专业应急救援保障队伍、52支镇乡街道综合救援队伍携手守护,万州的应急救援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近年来,我区通过打造全灾种的应急救援队伍,统筹优化应急力量体系,锻造出守护万州安全的强大应急铁军。”区减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体量大,辐射面广,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河流为一体,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为此,万州以区消防救援支队为原点,建立健全“2+15+19+52”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并通过强化区级部门、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催生“大应急”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全区共有3962名(不含驻万部队)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队伍人数在全市区县中位于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发挥应急队伍合力,在今年年初,万州区应急管理局还与达州市应急管理局、开州区应急管理局签订了《万达开区域应急救援联动协议》,正式开启万州、达州、开州三地城市应急管理互联互通、应急救援能力互帮互补、应急资源互助共享模式,使万州救援力量造福三地。
智慧赋能
“大应急”触角延伸到最前端
“重庆应急万州指挥中心是全区应急值守、信息接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的综合运转枢纽。通过眼前的这块大屏,我们可以对辖区所有危化企业、在建工地、重点河流水库、防火林区、地灾防治点等开展线上视频‘云巡查’。”顺着区应急局风险监测相关负责人的手指方向,记者看到,46平方米的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数据,以及区内地震、气象、水利等自然灾害实时监测数据。
作为我区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指挥部,重庆应急万州指挥中心是全区应急管理的“中枢神经”,汇聚了全区各级职能机构数据资源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实时信息。
“指挥中心加大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实战效能,中心内的4套视频会议系统还能满足同时处理多起突发事件。”该负责人表示,万州是全市率先建成应急指挥中心的区县之一。近年来,依托指挥中心这个“中枢神经”枢纽,万州还通过规范化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织密应急网格管理、配齐高精尖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等方式,及时完善应急救援“神经末梢”。
如今,得益于智慧赋能,万州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真正让“大应急”触角延伸到最前端,实现第一时间初判现场险情、精准定位,迅速展开有效救援,实实在在地打通了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推动我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整体见实效、上台阶。
我的这十年
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筑牢万州安全防线
作为万州区应急战线上的“老将”,今年45岁的马坤从事大应急工作已有17年。在他看来,10年时光中,应急人的能干、敢干、会干,让安全监管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管理对象经过多年的教育、培训、引导,安全意识也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这样跨越式的转变,实实在在地筑牢了万州安全防线。
执法更规范,更智治,更高效
“作为安全监管者,我感觉在这十年间,我区应急领域体制机制更顺畅,责任体系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明确,大家做起工作来,更‘理直气壮’了,监管执法程序也变得规范化了。”聊起自己工作中的变化,马坤表示,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应急人自身素质提升、亦或是高精尖的装备设备和130余名专家组成的区级专家库,都实实在在地让全区安全监管执法变得更规范,更智治,更高效。
如今,最让他期待的是即将全面启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对万州基层安全生产执法质量和效能、执法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领域执法信息化水平提升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执法’系统内有智能执法辅助工具可自动识别危化、工贸等30余类重点工艺、关键设备问题隐患,能有力提升执法的科学性、准确性、针对性。”马坤认为,得益于责任考核体系的完善和智慧赋能的作用,万州应急人能在安全监管中坚定地“动真格”“硬碰硬”,一个个影响万州安全的“毒瘤”也能被快速有效地拔除。
告别独角戏,齐抓共管,不再是奢谈
“10年前,我们到企业检查安全工作,要与企业斗智斗勇,有时候甚至还发生口角,那时的企业负责人觉得,自己的经验最重要,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完全不把安全生产当回事。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企业负责人包括企业一线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提升得特别快,大家化‘被动’为‘主动’,对安全工作都十分重视,许多企业经常主动请应急干部、专家去为他们查找安全隐患。”马坤笑言,10年前的自己肯定无法想象现在大家对安全工作的这份认可。
其实,这份无法想象的认可也是马坤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应急岗位的原因。
“以前谈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感兴趣的人不多。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和同事们也在工作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马坤说,当看到安全工作实现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蜕变后,身为应急人的他坚信,万州的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终将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短评
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一头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因此,做好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盼。
在全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万州的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力以赴做好安全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如此,全区上下唯有不放过一个漏洞、不遗漏一个盲点、不留下一个死角,以“一万”的努力防范“万一”的发生,竭力为万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记者 洪华莺/文 侯本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