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9:52:02 来源:三峡传媒网
胭脂鱼卵变鱼苗。记者 冉孟军 摄
鱼类繁育车间。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
大周镇野化基地,工作人员为长江鲟做B超。记者 冉孟军 摄
为胭脂鱼注射催产针。 记者 冉孟军 摄
综 述
科技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长江十年禁渔,美味的长江鱼从此与我们绝缘了吗?非也。为满足人们既不违法,又能吃上长江鱼的愿望,科技工作者在行动。在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去年繁殖成功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鲈鲤,这种以前只在长江里才有的鲤鱼今后就能通过人工繁育了,同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的驯化和人工繁殖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攻关。
走进双河口繁育基地生产车间,一尾尾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鱼苗,在水池里欢快游动,水产科研人员正在对繁殖出来的鱼苗进行培育。“今年胭脂鱼产量大概是六七百万尾,岩原鲤一两百万尾,中华倒刺鲃一两百万尾,我们通过这些年的人工繁殖,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区水产研究所所长刘本祥介绍。
近年来,我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水产研究基地建设,用科技赋能,促进现代水产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在渔业科技创新领域打造“一场三基地”,即科研试验场、甘宁基地、大周基地、新田基地。科研试验场位于双河口街道,是移民搬迁的新建场地,占地面积280亩,各类鱼池180亩。有生物实验室、水化实验室、标本室、展示厅等,其中标本室现贮藏长江鱼类标本140余种,名特鱼类工厂化繁育车间2000平方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实验中心、西南大学国家级鱼类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等科研基地均在万州。
目前万州有三峡库区珍稀鱼类繁育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好、研发实力最强的水产科研机构和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市、区珍稀保护鱼类科研及建设项目近100个,取得了一大批国家、市、区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胭脂鱼、岩原鲤、四川白甲鱼驯养繁殖国内3项空白,获得农业部、市、区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胭脂鱼、岩原鲤、四川白甲鱼人工繁育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在水生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人工繁殖、驯养、救护工作中有重大技术突破,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促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举办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奖评选活动如是评价。
科技成果的涌现,不但促进了万州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还助力市内外多个地区的渔业发展——与福建省海洋局合作,率先在福建省屏南县实现了大鲵的人工繁殖成功,为当地大鲵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城口县、巫溪县农业委员会合作,指导当地企业开展冷水鱼繁殖、养殖,在城口县成功繁殖裂腹鱼,结束了城口县无鱼类人工繁殖成功历史;与广东、四川相关企业合作,将万州的胭脂鱼、岩原鲤、匙吻鲟等名特鱼类的养殖技术在当地推广,面积超5万亩。
故 事
池塘养出“长江鱼”
时值初夏,在区水产研究所甘宁镇长江名特鱼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进行日常饲养工作。这个占地约200亩的养殖基地,采用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每个鱼池里都修建有两个流水槽,所有的鱼儿都“圈养”在这两个面积不大的流水槽里。通过“推水增氧”设备,流水槽里的水时刻在流动,实现与池塘里的水共循环;流水槽另一端还设有沉淀区域,鱼儿产生的粪便和残余饵料通过排污设备归集到生态湿地进行净化。
区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牟洪民介绍:“流水槽只占外池面积的3%,池塘外还有生态净化区,养殖尾水可以排出后经过植物进行沉淀净化。”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这种池塘内循环养鱼方式能够养出长江里绝大多数名优鱼类产品,能够保证市场上长江名优鱼的供应。这种养殖方式具有高产、高效、环保,便于捕捞的特点,养出的鱼儿健康有活力,即使是胭脂鱼、岩原鲤等对饲养环境要求较高的长江名优鱼,也能实现高密度养殖。
与普通养殖模式不同的是,通过流水槽养殖模式,其产量可以达到一般养鱼方式的2—3倍左右,单个流水槽的产量是0.5万公斤左右,整个基地年产量大概1.5万公斤,虽然现在长江十年禁渔,但通过目前的养殖,能够提供优质的胭脂鱼、江团等长江名优鱼,能够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据了解,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的方式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最开始在江浙一带试点推广。这种养鱼方式还具有便于捕捞的特点,实用性和经济性很高,目前区水产研究所正在我区推广这种养鱼模式,促进我区渔业养殖产业发展。
特 写
稻鱼共生 鱼粮双收
“开始投饵时,鱼群还未从稻田中全部游回来,投饵点鱼较少,这时要少投、慢投,待鱼群大量回游后,就要适量多投、快投。要根据鱼的生长、水温和天气变化适时调整投饵量,每天投饵1到2次,上午9到11点或下午5到7点……”这是近日区水产研究所技术人员在罗田镇阳河村稻鱼种养示范田内向村民讲解日常管理要求的场景。
最近几年,在政府引导、政策奖补、技术支持等系列措施的保障下,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强大助力下,稻鱼综合种养成为了我区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途径,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丰收。
从2020年5月开始,我区开始在龙沙镇印盒村、甘宁镇冠丰村、长滩镇红石村开启稻鱼养殖新模式。与一般的农田不同,每个田块在边角多了一道沟渠,这条沟渠就是将来鱼儿生长的地方。
“鱼以稻田中的杂草、福寿螺、浮游生物、谷花、害虫等为食,鱼粪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水稻为鱼遮阴净水优化环境,二者形成互助共赢。”阳河村村支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单纯种植水稻,一亩水田能产大米240公斤至260公斤,按照当地6元一公斤左右的价格,亩均产值在1500元左右。实施稻渔种养模式后,水稻不会减产,稻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的是真正的绿色大米,而且稻田投放的是鲤鱼、鲫鱼等市场行情好的鱼苗,销路完全不愁,一亩稻田一年至少能产140公斤鱼,当年即可收获,按目前水稻7元/kg、稻鱼30元/kg的市场行情,每亩的毛利润可达6000元出头,收益比单纯种植水稻翻了好几番。
放眼万州,今年全区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示范稻田已涵盖甘宁、龙沙、龙驹、罗田、长滩等地,共计2000亩,示范放养的稻田鱼品种有鲤鱼、鲫鱼等,目前稻田鱼生长状况良好,预计到年底可收获“零农药、零化肥”的绿色高品质稻田鱼超过20万公斤,用科技的力量助力群众实现“稻稻种养,养鱼得‘裕’”。
记者 应凤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