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近日,开州区法院大进法庭通过“一庭两所”联调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涉及名誉侵权和赡养老人互相交织的纠纷,老人的赡养危机得到化解,亲戚双方也重归于好。

2022-03-25 10:10:04 来源:三峡都市报

调解现场。

本报讯 (记者 向贵平 通讯员 李秀成 谭富强 文/图)弟媳与姑姐的一场“骂战”引发的名誉侵权诉讼,背后竟是关于老人赡养问题的争执。近日,开州区法院大进法庭通过“一庭两所”联调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涉及名誉侵权和赡养老人互相交织的纠纷,老人的赡养危机得到化解,亲戚双方也重归于好。

一场“骂战”引官司

据介绍,2021年年底,本是年关将至大家准备欢喜过节的时候,但开州区一小镇上的风言风语却让陈五与赵大夫妻俩深陷苦恼,而引发他们苦恼的原因是他们与姐姐陈一的一场“骂战”。赵大与姑姐陈一在熟悉的街坊邻居面前发生了激烈的言语争执,导致双方的社会评价降低,陈五和赵大被社会舆论影响,认为自身名誉被陈一损害。气愤之下,陈五和赵大夫妻俩一纸状书将陈一诉至大进法庭,要求陈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0000元。

收到诉状后,法庭干警积极了解情况,得知谭家派出所、谭家镇关帝社区曾对双方家庭中的纠纷多次进行调解,而法庭干警就此次名誉权纠纷准备通知双方进行诉前调解,但陈一以其丈夫、子女均在外务工加上春节将至等理由未到庭,法庭也未能组织双方调解。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法庭向双方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并按期开庭,庭审过程中,双方依然争论不休。

原本以为只是一场简单的兄弟姐妹间的名誉权纷争,随着干警的深入了解,发现双方争执的导火索竟是他们年迈的老母亲是否得到良好赡养的问题。

“一庭两所”巧化解

在法庭举证环节,原告准备将被告陈一辱骂的视频进行播放时,考虑到现场视频可能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而双方的根本矛盾是赡养老人的问题,同时了解到原被告母亲谢某赡养纠纷也已经通过法律援助准备进入诉讼程序,承办法官当即决定中止庭审,通过“一庭两所”联调机制通知原被告兄妹五人参加“名誉侵权、赡养纠纷两案共调”。

2022年3月9日,大进人民法庭、谭家派出所、谭家司法所、谭家镇关帝社区工作人员与陈家四姐弟及其母亲谢某在当地社区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坚持以弥合家庭关系,修复破损亲情为原则,充分听取各位当事人的意见及诉求。针对谢某的赡养问题,承办法官直抓矛盾核心,综合各方对谢某在哪居住、日常医疗费及生活费开支如何承担等问题的意见,制定出各方满意的调解方案。

解决赡养问题后,工作人员采用了温和的调解方式,对陈五、赵大及陈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融亲情于调解之中,促使姐弟、姑嫂之间握手言和,重修旧好,各方并就谢某赡养问题、陈五、赵大与陈一间的名誉侵权问题初步达成调解协议。

3月16日,大进法庭召开“一庭两所”联席会议,并在会议上就名誉侵权纠纷、赡养纠纷两案进行了讨论,制定了完善的调解协议,并通知各方当事人积极到庭签字确认,最终陈五、赵大与陈一间关于名誉侵权的诉讼案件以原告撤诉结案,而关于谢某赡养的问题,则通过庭前委派调解的方式对子女们的义务进行了确认,确保老人在子女未履行义务时可径直根据调解协议申请执行维护其自身权益。

承办法官称,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成年子女也具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不仅是履行义务,更是紧密亲情纽带的重要途径,在赡养父母产生矛盾时,兄弟姐妹间应多沟通交流,和睦相处,不要恶语相向,固执争吵只会让隔阂更深,亲情更淡!

在本次纠纷处理过程中,人民法庭没有简单的对矛盾纠纷进行审理判决,而是从解决矛盾的根本问题出发,充分发挥“一庭两所”联调机制中各部门的优势,最终促使两案处理“一调一撤”,确保案结事了,此案的成功化解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社会效果显著,对今后“一庭两所”联调机制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延伸阅读:
  1. 2022年03月25日
    近日,开州区法院大进法庭通过“一庭两所”联调机制
我来说两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9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