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23 9:46:39 来源:三峡传媒网
记者 夏荣伟 吴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溪口乡玉竹村的红心蜜柚又到了丰收时节,密密匝匝的果实压弯树枝,煞是喜人。“村里有电商平台,也有不少人来现场采摘,卖完后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参与蜜柚种植的脱贫户谭道成朴实的脸上满是笑容。
在我区的广袤乡村,硕果满枝的经果林,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各具特色的生产车间……勾勒出一幅幅别样的景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特色产业强起来
当下,李河镇七里村的村民们正忙碌着、欢乐着。村里的三红柚今年正式挂果成熟了,又大又圆的柚子把树枝压得很低。摘下一个,沉甸甸的;剥开一尝,甜蜜蜜的。果林间,村民们在忙着采摘,处处欢声笑语。
七里村发展的三红柚有900亩,制定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分配方式为2:5:3(脱贫户占20%,七里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占50%,合作社30%),与村集体和村民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涵盖了所有脱贫户。
为打响三红柚品牌,此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注册了“旗里盈香”商标。除了三红柚,这个商标还有系列产品——旗里盈香·辣椒、旗里盈香·土蜂蜜、旗里盈香·生态跑山鸡……
村里的脱贫户李兴亮说:“村里发展的产业陆续见到效益了,我们的增收路子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柚子产业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这只是我区做强做大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我区立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100万亩经果林、100万头生态猪,产值分别为100亿的“双百亿”工程,推动全区山地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业人才多起来
“今年的沃柑挂果也不错,品质也好,现在我们的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龙驹镇宏福村3组脱贫户李寿文,看着树上沉甸甸的果实满脸笑容:“周围有10多户在和我一起种沃柑,大家一起管护、销售,发展信心都很足。”
其实,李寿文以前对沃柑种植一窍不通,现在却成了帮助指导村民种沃柑的“土专家”。
最开始都是农业专家指导,李寿文自己也注重学习,提高种植技术。沃柑园的种苗在重庆柑橘研究所买的,品质品种有保障,翻地、栽种、锄草等每个环节都是按照技术要求执行,十分讲究。同时,帮扶单位为李寿文解决了灌溉用的水管。
经过精心管护,李寿文的沃柑已经投产,每年能收入近十万元,心里乐开了花!“沃柑成熟的时候,确实很喜人,树枝都要被压断了,只有找木棍来支撑。”李寿文说。
在自己增收的同时,李寿文没有忘记乡亲们,他到村里的有劳力的农户家中动员,帮助大家一起种植,并免费给大家提供技术支持,带着大家一起干。随后,他还和程启希几人带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他也成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带头人。
除了李寿文这样的沃柑种植技术人才,我区还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方面的本土人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产业链条长起来
当下,又到了白羊镇柠檬收获的时节。位于白羊场镇的耀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派忙碌景象。电商平台上下单的消费者很多,工作人员正忙着将订单分类,交由其他人员进行分装、称重、打包,然后装上物流车运往全国各地。
“我们公司每年销售的柠檬有500万公斤,大部分是通过电商销售,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销往俄罗斯、东南亚等地,高峰时一天要接1万多单。”耀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兴说。
在白羊镇春华路,建有一座“郭乙柠檬加工厂”,机器声不绝于耳,生产线正在生产。负责人郭军介绍,他的企业集柠檬苗木培育、示范种植、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能实现年加工柠檬鲜果万吨以上,年生产柠檬系列产品500吨,年销售总额亿元以上。生产车间全年用工150余人次,带动白羊镇90多户脱贫户增收致富。
柠檬是白羊镇的传统主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白羊镇注重产业链条的延伸,建储存冷库、建柠檬加工厂、培育壮大电商,提升产业层次,激发新的活力,让柠檬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乡村振兴的底色是生态,关键在产业,而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让百姓得实惠。我区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崛起作为发展的新路径,做强绿色经济激发生态红利,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