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沃野处处展新颜——万州实施“双百亿”工程发展全链条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初见成效

2021-7-27 9:44:31 三峡传媒网

玫瑰香橙丰收,果农喜笑颜开。 记者 付作侨 摄


龙驹镇家庭生态养猪。 记者 侯本艳 摄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应凤林)生猪养殖小区里,绿树成荫,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经发酵等工艺制成优质有机肥,实现粪污“零排放”;经果林基地,随处可见当地群众繁忙的身影,大家摘果、搬运、打包,干劲十足,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


年中回首,万州紧扣“两化”路径,实施“双百亿”工程,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全区实现一产业增加值42.37亿元,经果林面积达到88.17万亩,建成75家841个生猪养殖单元,达到100万头生猪产能。


如今,遍布在万州山山水水间的“双百亿”工程,正在山地间刮起一股绿旋风,高高擎起了万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旗。


“体量+质量”双提升


着力打造百万亩经果林


7月的分水镇,到处弥漫着李子甜香。黄泥社区2组,村民李贵华的50亩李子园里,更是芳香四溢,笑声不断。“今年50亩李子全面盛产,预计产量4万公斤,产值40余万元。”李贵华一边麻利地摘着李子,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依靠种植李子,家庭收入年年高升。


李子发展的强劲势头正是得益于百万亩经果林的发展。我区立足独特的山地环境和立体气候优势,构建“581”海拔区间产业发展模式,海拔500米以下主要发展柑橘,海拔800米以上主要发展生态茶叶,海拔500米至1000米主要发展以中晚熟李子、早熟梨为重点的小水果。目前已建成经果林基地88.17万亩。


在经果林发展过程中,我区坚持“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既解决了生态建设的问题,又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增质。在主导产业上全面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开展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农产品品质。我区已成功创建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全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和全市唯一一个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区。


——增效。强力推进有机高效农业产业园创建,以点带面促进百万亩经果林发展,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平台。以绿色有机、产出高效、标准种植、产业融合为标准进行创建,到2022年,全区建成118个有机高效农业产业园,有机高效农业示范面积达30万亩,亩均综合产值从0.7万元提高到1.5万元以上。


——增收。探索多元生产经营模式,紧密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如孙家镇引进重庆长城茶业公司,新成立重庆市渝云峡川生态农业公司,采取由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服务和茶叶收购,村民利用自家承包耕地或流转撂荒土地改种茶叶模式,户均收入1万余元,最多的可收入4万元。天城镇工农村4组村民以相同的土地份数入股、每人5000元的现金入股,成立了老鹰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建起了300亩粉黛脆李标准园。合作社按照利润的30%提取为公积金用于持续发展,60%进行股份分红,10%作为村集体收入,年产值可达240万元。


“发展+保护”双促进


着力发展百万头生态猪


走进天鹅村的奇昌养猪场,圈舍干净整洁,不闻臭味,不见污水,一根管道通向圈舍外,流出细细水流。养猪场负责人向进伸出手洗了洗,“我们采用水粪分离的技术,水干净得很。”


万州地处长江上游,肩负着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重任。“养猪场有没有污染隐患?”面对疑问,向进解释:“咱这养猪场可不一般,用上新技术,粪污零排放,还能变成有机肥。”


原来,奇昌养猪场采取的是“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的养殖技术,几百头生猪睡在“网床”上,排到楼下的粪便不用水冲,而是通过自动刮粪器统一收纳到圈舍外,与秸秆、益生菌等深度混合发酵,制成有机肥。


“不仅零排放,还能变废为宝赚钱哩。”业主向进算账:猪圈不用冲洗,每天节约用水40多立方米,每月节约电费1万元,减少人工工资2万余元。不只是节约了成本,猪的疾病少了、饲料转化率提高了,猪肉品质也更好了。


放眼全区,这样的现代化养猪场已建成75家841个单元,达到105万头生猪产能,项目现已存栏生猪33万头,为降低养殖风险,引进四川德康集团家庭农场养殖经营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代养模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增添洗消设施,有效防控疫病。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是关键,百万头生猪项目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组织村集体经济入股生态猪养殖场,将村集体经济嵌入家庭农场,每参与1个养殖单元建设(1个养殖单元为饲养能繁母猪50头,年出栏生猪1250头),贫困村和重点村每年可分红10万元,一般村每年可分红5万元。通过这种方式入股,壮大了家庭农场规模,增加了家庭农场的收入,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如今,随着“双百亿”工程的建成达产,一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亮点◆


鸿凤山上结硕果


时下,正是高山黄桃成熟的季节。


走进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扶贫产业园桃园基地,一个个成熟的黄桃挂满枝头,成片的桃林郁郁葱葱,伴随着阵阵果香,游客穿梭其中,感受着采摘的乐趣。


桃园主人张绍勇和工人们一样,忙得热火朝天,一路挑桃、摘桃,手机铃声不断响起,电话那头全是要订购桃子的客户。


张绍勇是天城镇茅谷村的一个普通农民,靠种桃走上了致富之路。他成功创建了重庆市茅谷桃果专业合作社,研究桃树栽培20余载,人称“种桃大王”。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绍勇在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歇脚,看到这里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杂草丛生。“怪可惜的!”张绍勇说,”桃树属于落叶果林,鸿凤村这个地方年气温在7.2℃以下的时间达到了600个小时,可以说非常适宜桃树生长。”


2018年,黄桃扶贫产业成功落地鸿凤村。针对市场需求,张绍勇引进并筛选了适应本地土质和气候环境的品种,流转土地200余亩,移植嫁接树苗上万株。


历经三年多精心培育,今年黄桃大量上市,产量约15万公斤,产值200余万元,这里的桃果成熟期在每年的7-8月份,比其他地区整整晚熟了1个多月,经过长时间阳光雨露滋养,口感更加清脆,不仅有颜值更有品质。


在桃子成熟的这个时间段,较好的迎合了恒合避暑旅游高山水果采摘期,有效助推了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及民宿发展,增收致富带动效果明显。


◆数说◆


上半年,全区经果林面积达到88万亩,其中,柑橘41.5万亩、名优小水果25.5万亩、高山生态茶叶5.7万亩、以花椒为主的林木和以佛手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5.3万亩。


已建成75家841个养殖单元,达到105万头生猪产能,项目现已存栏生猪33万头,其中能繁及后备母猪5.8万头,已出栏7.3万头。


第三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网上),达成交易量47.6万吨,实现交易额24.7亿元。重庆市第四届斗茶大赛暨“三峡天丛”品牌推介活动,达成940吨购销协议,协议金额4120万元,现场展位实现交易额近100万元。 



延伸阅读:
  1. 2021年07月27日
    沃野处处展新颜——万州实施“双百亿”工程发展全链
  2. 2021年07月22日
    喜看田畴披锦绣——万州区农业农村经济年中观察
  3. 2021年07月22日
    把握机遇 创新机制 凝聚力量 推动山地高效型农业
  4. 2021年07月21日
    莫恭明在三峡山地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场办公
我来说两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9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