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6 9:52:42 三峡都市报
志愿服务市民。
为市民义诊。
共庆建党百年华诞,同创全国文明城区。7月14日,正值仲夏,文明之花处处盛放,常开不谢。当晚,万州区2021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第五站,走进周家坝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夜幕降临的周家坝,整座城市沐浴在闪烁的霓虹灯下,处处有美景,处处有惊喜,但最美的还是随处可见、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活动以“文明”为主线,通过宣讲访谈、现场表彰、文艺汇演、宣读誓词等多个环节彰显出了周家坝街道的新时代文明风尚。在“五大绝招”的加持下,这朵“文明之花”正在周家坝的大地上灼灼开放。
温馨小区——常吐文明之花芬芳
当晚,周家坝心连心广场华灯齐放,交相辉映,把广场装扮得光彩夺目。市民不约而同地前来感受中华文明的力量。随着一曲优美的歌声响起,活动在此正式拉开帷幕。
记者了解到,周家坝社区的燕湾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催生了一支社区“志愿军”,登上了今年3月24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在微访谈中,燕湾小区党支部书记成治文向现场观众分享了小区的那些事儿。
燕湾小区始建于1999年,由老沙河搬迁而来,现有楼房6栋,184户1035人。其中,党员55名、退役军人43人。近年来,燕湾小区积极整合小区党建资源,探索“党组织+网格化+楼栋长+志愿者”的治理体系,形成了文明向上、邻里和谐的良好局面。
长住一个小区,哪里没个磕磕碰碰,怎么办?于是,小区以楼栋为单元,细化了12个子网格,每个子网格为一方“责任田”,引导小区居民有话“格”上说、有事“格”上办、有难“格”上帮,坚持把矛盾化解在“格”中,实现了“小事不出子格、大事不出小区”。同时,结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小区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清除沉积多年的垃圾和杂草,治理滑坡,解决居民出行的安全隐患,修补围墙,安装监控13个,重新划定停车位76个,固定垃圾回收点,每日一清理。如今的燕湾小区正如其名,成了小区居民和谐的港湾,互助的港湾,幸福的港湾。
扮靓社区—— 绽放文明之花异彩
其实不止是在燕湾,周家坝辖区内的很多地方,文明之花都已悄然绽放。
前不久,周家坝街道开展了“最佳居民公约”评选活动。综合评选出了4个“最佳居民公约”,分别是天生城社区、天子路社区、双堰塘社区和流水社区。
在流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着力打造“感动流水、生动流水、律动流水、运动流水、行动流水”五大板块,构建和谐和美新社区。感动源自辖区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生动源自辖区风景人文、欣欣向荣;律动源自辖区曲水流觞、丝竹悦耳;运动源自辖区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行动源自辖区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常有常新。
在天生城社区,立足“烤鱼之乡,记忆天生城”的定位,每月持续开展“洁净天生城”志愿者服务活动。长生河、天子路社区立足“扮靓天仙湖景、追寻老城记忆”,组建巡河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巡河护河的河小青行动。映水坪社区以“映水天成,翰墨飘香”为主题,先后开展了书画家进基层采风创作活动,免费写送春联活动,以及书画讲座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志愿成为新时尚,让文明成为好习惯。
人心向善—— 凸显文明之花先锋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记者了解到,自周家坝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来,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
年过六旬的王其林老人十年如一日地自发清扫天生城,不求回报,曾因此入选“感动万州人物”并荣获“万州区环保达人”称号。
流水社区居民朱廷槐,退休后发挥余热,自告奋勇地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队,热心于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金牌调解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亚昌公司周载明主动加入到抗疫志愿者队伍,风雨无阻、无怨无悔,连续值守100余天,还捐款捐物,尽显担当作为。
周家坝社区还有一对“抗疫父女兵”——父亲曹来俊,女儿曹福贤。他们带头冲锋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早出晚归,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像这样默默抗疫的志愿者不计其数。街道文明实践所先后组织33支志愿者队伍2万人次,在辖区承担了宣传、排查、封控、值守工作,成为抗击疫情的生力军。
在天城大道红绿灯路口,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搀扶老人过街、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背影已成为流动的风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被列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之窗”光荣榜,不少市民为他们点赞,营造出“让全社会尊崇志愿者,人人成为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扎扎实实搞实践,文明之花灼灼开。接下来,周家坝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将联合更多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设立时间储蓄所,提倡“文明实践、奉献爱心、积累善行、储存时间”,为每位志愿者设立积分账户,建立网络平台,致力于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风吹遍街道的每个角落。
记者 别玥/文 侯本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