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8 10:33:23 三峡都市报
记者 丁靳 通讯员 王林森 文/图
从小时候记事起,父亲就对她说,虽然你是一个女孩,但是你要坚信:别人行,你也行;别人能想到的,你也能想到!
这番话,谭青林记忆终身,并一直影响着她的生活,也养成了她后来遇到困难百折不挠奋力打拼的个性。她是从万州区白羊镇太平村那个山坳里走出来的农村女人,如今,生意有着上百万资产的规模。也许,在很多人心中她是一个富婆,但她二十多年来的创业背后,有着艰辛和不屈不挠的故事。
山里的姑娘有份闯劲
6月3日清晨,天空飘起了小雨。在卢家坝工业园里,谭青林现在的家具店以及工厂落户在到处都是建设工地的园区内,外行人看来似乎显得有点偏。其实不然,由于她经营家具生意已经有好些年,很多客户都已经熟悉了她。哪怕是下雨的当天,记者一行赶往她的店铺时,也看到了客户在买家具、拉走家具。
其实,谭青林和许多农村女人一样,当时从山里走来的梦想,就是成家后的生活责任和动力,走出山外谋一份打工的职业,改善一下在家乡土地里刨食还无法完成的生活方式。
在湖北宜昌的建筑工地,她是一名小工。当时,建筑工地运来的一车细沙,她和其他小工一道把细沙从车上扒拉下来。而这时还是小姑娘的她,却多了一个心眼。与拉沙司机闲谈中了解到沙的来源以及运输成本。
“别人行,我也行!”父亲的这句话已经扎根并深入到她思想骨髓。她到货源地实地考察后,当即向工地老板提出,她来负责为工地供沙,比以前别人运来的每车沙还足量一些。由于工地老板是她的亲戚,对她也很鼓励。“那一个月运沙赚的钱,比我一年的工钱还多!”她说,这也是她第一次做转手生意的尝试。
别人行她真的也行
1993年工地完工,她回到万州,她和家人想着要留在城市,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城里落脚安个家。她在一家溜冰场上夜班当保洁员,丈夫当电工。由于不怕吃苦能够吃苦的天性,后来她又找了一份白天在当时的万安市场卖沙发当营业员的差事,两份工作没日没夜的干,目的就是一个,多挣点钱在城里买套房子,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营业员工作她干得不错,由于她善于学习,利用闲暇时间拆开沙发了解结构、到家具工厂实地了解沙发所用材质以及工序;她善于交流,第一个月就比前任多卖了20多套沙发。也许是偶然中的必然,在这里干了3个多月,每月业绩都有所提高,但一次销售过程中与老板意见不一致,她失业了。
“你有这么好的销售能力和技巧,可以自己租门面做沙发生意嘛!”在熟悉她的好心人点拨下,她决定自己单干做转手沙发生意。当时,她手头缺资金,当村小教师的父亲第一个站出来鼓励她,用每月工资为她担保帮她借贷,亲人也支持她,为她筹借资金。4万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时候,万元户都少啊!”在谭青林如今看来,当时家人为她筹集的这笔钱,给予她的帮助是很大的。
要把生意做好,还得掌握沙发的制作流程和工序。“你可以在具体的操作上不会,但得懂行!”她白天当营业员卖沙发,晚上自学制作沙发套等工艺。在行内一切工序和流程都掌握,她又决定自办家具厂,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她获得了16万元的“第一桶金”。
“在万元户都还少的年代,自己成为了万元户,那时连我都惊呆了.我真的行吗?”谭青林说,当时她给父亲说起,声音都有点发抖。父亲依然笑着对她说,别人行,你也行!
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坚强女人
创业顺风顺水,一家人也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而这时,家庭却有了变故,夫妻常常为生活和生意意见相左。在婚姻无法继续下去时,他们选择了离开。1997年夫妻离异后,谭青林能够支配的资金只有6万元,但还有4.5万元的债务。
生活的打击,让一直坚强的谭青林没有后退,她还是决定东山再起,再干熟悉的老本行。时代变迁,原来三马路的市场不在了,她选择到沙龙路。
这,也就是她第二次创业,但和第一次不一样的是,虽然启动资金不足,但她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有信誉度高的货源提供商。“那年,我到成都去进货,经常往来的供货商直接给我说,赊欠10万元内的货物,下次给就行!”她说,有了信誉的保证,她的生意又开张了。但这其间也有过烦恼和不愉快,同行生嫉妒,那时刚来商城,常常遭到同行的挤兑。后来,她用实诚感动他们,让同行们认可了她,并最终接纳了她,相互融洽还成了好朋友。
做生意难免有决策失败时,2003年,谭青林在听人说广东发展势头很好,可以去那里投资建家具工厂时,她想到那里市场大,决定停下万州家具厂生意,到广东去发展。由于事前考察不充分,对当地行情估计过于乐观,再加上人脉和竞争压力,在孤立无援的情形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她亏掉了20多万元。自认为“水土不服”的她,关掉了广东的生意。“那时,我的感觉像是被骗了一样,我嚎啕大哭也没用,也只有认栽!”
女人照样能顶起一片天
再一次回到万州,熟门熟路才是她的创业地生活地。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在万州,她又一次闯下了一片天地。如今她在卢家坝开起了属于自有的家具商场,并建起了家具工厂。
“我是农村出来的女人,我讲究以诚待人,和我共事过的店员,我从不亏待!”谭青林说,由于她和每一个店员相处都比较融洽,店员都愿跟着她干,有的在她的带动和鼓励下,还自己开起了店面,除了信心支持,甚至还给予资金支持。她店里的员工,有的来自城市,也有的是她从太平村老家带出来的贫困人员。李小萍家由于丈夫生重病致贫,如今在谭青林的店里当炊事员,每月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家里条件也改善了不少;同样是太平村人的贫困人员李夏玲,从事的裁缝工作,在这里做工,每月也有不错的收入。
“别人行,我到底行不行!”谭青林经常对着镜子这样激励自己:我行,我一定行!也许,她父亲的这句话,将让她获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