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8 8:55:50 万州农业
秧苗在风中摇,鱼儿在水中跳。眼前,一坝坝的稻田在初夏的暖阳中闪着粼粼光斑,刚插了秧苗的地里一片葱绿,中间狭长的小土路上,数十名挑秧苗的村民来回奔走,欢声笑语在田埂上流淌——龙沙镇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响稻鱼共生生态种养“名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幸福美丽乡村。
“田中有稻,水中有鱼,这一坝坝水田可是我们的钱袋子呢!”5月27日,记者来到龙沙镇黄金村时,正在稻田插秧的村民陈天贵高兴地说。其实,陈天贵口中既种谷子、又喂鱼的水田是黄金村今年新建成的一个绿色生态产业项目——稻鱼共生种养项目。
田中稻,水中鱼;稻在水中摇,鱼在田中游。灵动的画面背后蕴含着加快建设新时代幸福美丽乡村的生机。黄金村村支书范鸿江介绍,当地气候湿润,水源方便,水质优越,盛产优质水稻。作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年初,当地政府邀请区农委等相关部门的专家现场考察,决定在黄金村的5、6、7、8组流转750亩水田建立稻鱼共生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经营,村集体以48亩闲置土地及一处闲置房产入股,按纯收入的10%分成,所得收益用于全村公益事业发展。
“我流转了10多亩多稻田,土地流转费一年有6000多块钱,我们两口子都在基地务工,每人一个月能挣1300元左右,一年的纯收入将近4万块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陈天贵乐呵呵地说,自从村里发展起稻鱼共生项目后,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鱼能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从而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是一种绿色、高效、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范鸿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单纯种植水稻,一亩水田大约能产300公斤大米,按照当地6元一公斤的价格,亩均产值在1800元左右,实施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后,水稻不会减产,稻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的是真正的绿色大米,市场价最少可以卖到8至10元一公斤,而且稻田投放的是乌克兰磷锂、黄金鲫鱼等市场行情好的鱼苗,销路完全不愁,当年就能见效,一亩稻田一年能产约150公斤鱼,市场价能卖4000块钱左右,收益比单纯种植水稻翻了好几番,全村750亩稻鱼共生项目每年至少有500万元以上的产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持续带动上百户村民在家门增收,真正实现了稻鱼共生养“鱼”得“裕”。
龙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一年前开始,龙沙因地制宜,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推广“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在该镇的黄金村、印合村发展稻鱼共生生态种养项目1000余亩,在打响稻鱼共生生态种养“名片”的同时,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油加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