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19 10:02:03 三峡传媒网
学校党员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谭林丽)坐落在巍巍天生城下的万州区福建小学,雕梁画栋,绿树成荫,花香满园。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先后荣获了“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校”“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书香校园”“重庆市卫生先进单位”“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万州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
荣誉背后,离不开学校党支部的不懈努力与付出。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促育人,党员教师率先垂范,青年教师迎头赶上,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推动新时代我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教学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现任福建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王亚丽,虽然才27岁,就已经获得“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奖(数学组)”“校级优秀班主任”等多项殊荣,其所任教的班,也多次获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看着如今在讲台上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王亚丽,谁能想到,三年前,这位年轻的老师还是一个懵懵懂懂,连数学课的基本教学模式都不是很清楚的新人。
“我是2018年来福建小学的,一来就承担了两个班级数学课,还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王亚丽回忆说,自己来校之前并没有任何数学教学经验,更别提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了,觉得压力特别大。
正当她困扰之际,学校党支部请来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听课指导,送她参加数学学科教学培训,还为她安排了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师傅。“师傅会跟踪课堂教学,教导我怎样解读教材、关注学生动态,怎样把自己的东西转化教给学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福建小学,像王亚丽这样的青年教师还有许多。为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步伐,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35周岁及以下的教师实施“青年才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老带新”、座谈会、培训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帮助优秀青年教师树立科学教育教学观,增强其学科教学及科研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为其发展为专家型名师奠定基础。
同时,实施“党员名师计划”,成立党员教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把德能兼备的党员请进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
学校党支部书记陈明表示,通过党建引领,这些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如今均已独当一面。其中不少优秀青年教师还取得创新性、应用性、推广性的高水平教学管理或教育教学成果,成效斐然。
贯穿红色文化教育培养优秀“福娃”
“你好!”“谢谢!”“再见”……走进福建小学内,便能见到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朝气蓬勃、温暖阳光、开朗大方、文明礼貌,脸上笑容令人如沐春风,充满着活力与生机。
一直以来,培养“彬彬有礼、文雅谦和”的“福娃”是福建小学的育人目标。但这还不够,在陈明看来,“福娃”不仅要品行端正、气质文雅、明礼友善,更要热爱祖国,志存高远。“通过党的教育,引领学生树立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理念,培养他们勤劳、坚韧等良好品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兴则国兴。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作用。
多年来,福建小学党支部始终将红色文化贯穿学校教育,依托九五纪念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红色教育融于教育血脉。每逢清明、“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开展纪念革命英烈系列活动,洗礼学生心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今的福建小学,无论是楼道、院墙,还是教室里,随处可见红色图片、标语、墙报等,充满着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时时激励着全校师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吟烈士诗篇、讲革命故事,播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已成为我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常态做法。”陈明介绍,当前,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学校更是如火如荼开展着“诵读百篇爱国经典作品”“评选百篇优秀观后感”“党史百问知识竞赛”“百名福娃讲红色故事”等“七个一百”活动,进一步让红色精神与学生亲密接触,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培根铸魂,让红色教育入脑更入心。
家校共育共促“福娃”健康成长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仅能影响教师和孩子,还能影响到家庭。
“嗨,小梓瑜,詹老师又来看你啦,最近过得开不开心呀?”每到星期五,家住周家坝天龙路的小梓瑜家里,总会有一位和蔼的女老师到访,教她画画、唱儿歌、认数字,和她一起玩玩具,还为她按摩颈部和手掌,严格又温柔。
原来,今年8岁的小梓瑜,在年幼时因高烧引发脑炎导致残疾,无法到校就读。一年前,福建小学预备党员教师詹金珠和她带领的二年级教师团队主动请缨,把课堂“搬进”小梓瑜家中,对她进行基本常识学习和简单康复训练。
“一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呀,两根手指头呀……”在这特殊的课堂上,詹老师一步步引导教学,很快将小梓瑜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纯真的小脸上还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
“我记得第一次与小梓瑜见面时,她特别怕生,直往妈妈怀里钻。现在看到我可高兴了,学东西也越来越专注,还经常会拿来自己心爱的玩具与我分享呢!”提起现在的小梓瑜,詹金珠感到十分欣慰。
“团队上门送教,不只是为不能到校就读的娃娃送去了知识,还送去了温暖与关爱,对娃娃的身体康复和心理健康都很有帮助。”陈明说,多年来,福建小学不抛弃、不放弃每一名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支部全体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辖区特殊孩子上门送教,也为他们的家庭点亮了希望之光。
不仅如此,学校还通过开展“我是党员跟我上”“扶贫帮困福爸福妈在行动”、向时代楷模毛相林学习等系列党员志愿者活动,深入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残疾学生家庭中进行走访、宣传、慰问、送教,建立系列帮扶机制,形成家校共育格局,确保“求学路上”的学生一个不少。同时,组织开展“福爸福妈成长课堂”等家校共育活动,让党员教师给家长上课,教他们怎样扮好家长的角色,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怎样去对孩子的心智健全、道德等进行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