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8 10:24:47 三峡传媒网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丁靳 通讯员 田璐)近日记者获悉,今年,万州区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措施,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兑现积极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今年,万州区将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聚焦“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围绕“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发展思路,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通过引进大企业好项目、做大做强工业、建设现代商贸中心、融合发展文创旅游业、休闲康养业和发展绿色智慧型物流业等,深化改革激发就业潜力与活力,拓展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形成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兑现积极就业政策,按照政策宣传应知尽知和政策享受应享尽享的目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单位社保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及时兑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重点群体一次性创业补助、低保就业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等;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金,代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失业期间基本生活。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经办业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流程、精简凭证、畅通办理,吃透网审平台“渝快办”办理要求,促进就业工作网上办、自助办、便捷办、容缺办,提升行政效能,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扩大企业吸纳、基层就业和就业见习规模,形成社会机构参与、见习基地助力、专项行动落实工作机制,强化实名制登记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定制服务计划服务项目,深入开展职业指导、专场招聘、岗位推荐等就业帮扶,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90%以上,贫困学生就业率100%。发挥见习基地作用,充分挖掘现有398家见习基地潜力,进一步扩大见习数量,力争新增见习基地50家。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近就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东西劳务协作,有序组织转移就业,因地制宜新建或扩建3至5个就业扶贫车间。
充分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致富带头人作用,建强现有3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力争新创区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2个,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和返乡就业创业组织化程度。健全跨省劳务协作、用工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收集发布沿海主要劳务输出地劳务信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及时发布,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
持续抓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渔民就业,建立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长效机制,落实月调度月通报制度,强化渔民就业调查和失业预警,巩固就业帮扶成果,持续开展“宣传入心、就业舒心、培训贴心、社保安心、兜底暖心”等“五心”行动,确保渔民上岸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统筹抓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人、送技上门、送人上岗的“两包两送”措施,规范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城镇低收入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行过渡性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联合残联、农业农村委、妇联等部门多形式开展专项就业帮扶,开展多种类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退役军人、残疾人、大龄妇女等群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