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我院惠恩楼中心手术室,当肠道外科主任熊德海从机器人操作台站起来时,一个新的纪录产生了——短短19个月时间,该院第1000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顺利完成。
0
1
机器人手术,成为外科医生的“必备技术”
2019年6月,我院开展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截至目前,只用了19个月时间就完成1000台手术,创下全国达芬奇机器人临床应用增长快、用时短的新纪录。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内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统计》显示,我院肠癌手术量居全国第一、甲状腺手术量居全国第三。
据了解,一年多来,泌尿外科、肠道外科、胃甲状腺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肝胆外科等科室先后应用机器人,开展各种高难度外科手术。截至目前,肠道外科完成543台,泌尿外科完成169台,胃甲状腺血管外科完成166台,胸外科完成82台,妇科完成39台,肝胆外科完成1台。
拥抱先进技术,引领外科潮流。自决定引进达芬奇机器人以来,我院先后派出多批次外科技术骨干,前往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培训,数十位医护人员获得达芬奇机器人“上岗证”。同时,医院内部开展多场学术研讨会,进行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并迅速掀起学习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的热潮。
“熟练掌握达芬奇机器人应用,已成为衡量外科医师技术水平的重要砝码,是每个外科人的必备技术。”胃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李冠华深有体会。
同样是切除甲状腺肿瘤,与传统腹腔镜微创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的最大优势是术中的精细灵活、医生的省时省力、患者的美容效果和术后的康复时间。“随着云计算、智能化、5G技术的应用,国产机器人的普及,坐在办公室操控机器人、远程智能医疗都将成为现实,宝贵的医疗资源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李冠华对医疗技术的进步充满期待。
0
2
机器人手术,成为库区患者的“治疗神器”
2月4日 ,57岁的直肠癌患者王先生从龙驹分院转到我院肠道外科,通过之前的肠镜、病理活检,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经过肿瘤分型、手术评估,必须尽快实施直肠癌根治术。
王先生与儿子一直在外地务工,家境并不富裕。“听医生讲,机器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也不高,所以我坚持让父亲做机器人手术。”王先生儿子说,父亲早点康复比什么都强。手术结束后,医生告诉他:“你父亲的手术是我院第1000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医院将为你们提供一份特别的增值服务”,他连连说到,“真是不幸中的幸事。”
“一年多来,我们对500多例机器人手术患者进行回访,二次修补、再次住院的比例大幅下降,并发症的风险更是降到了最低。许多患者表示,机器人手术既能延续生命,又能获得较高质量生活,不愧是治疗神器。”肠道外科护士长郑康霞说。
长期以来,我院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平均每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为每位患者节省2万多元,1000台手术就有2000多万元惠及库区患者。
若与某些大城市相比,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可节省3—5万元。
熊德海讲道,1000台机器人手术是新的开始,我们在发挥医疗高科技效能的同时,要树立“一切从病情出发,一切为患者着想”的理念,让“达芬奇机器人”既具有智能化,又具有人性化,让更多库区患者看得起病、治得好病。
院长张先祥表示,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高科技的普及性和普惠性,全力推动医疗技术进步和医疗惠民服务。我们既要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又要最大限度降低手术费用,彰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民生情怀,真正让老百姓共享技术福利,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