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我家 —————党的99岁生日有感 武陵中学 陈建素
2020-7-1 11:41:17 精品万州_夏天
党在我家
—————党的99岁生日有感
武陵中学 陈建素
我的父亲1934年5月17日生于石桥河畔,地主的佃户房里。今年已满86岁,父亲出生时,尽管当年家里条件艰苦,真正是上无一片瓦,下无一片土。我的爷爷勤劳,朴实,有远见。在父亲八,九岁时就用每年几升米的代价送父亲到附近的私塾先生家读书认字。我爸也特聪明,三、四年间周边的私塾先生都不能胜任父亲的老师了,到了十二岁,父亲就没书可读了。从十二岁起(46年),就与爷爷一道种地耕田。 1949年12月8日,万县和平解放,1951年6月万县市人民政府成立。51年10月当地政府招父亲为武陵区粮库保管员,参加革命工作,当年11月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到奉节县安坪区新安乡任土改队员,参加新中国第一项伟大革命运动——土地改革。52年4月土改运动结束,父亲回原单位——武陵区粮库工作。53年1月调任武陵区团委书记,区委青年干事。同时积极要求进步,56年提出入党申请,57年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其间由于父亲勤学习,善思考,写了一篇《合作社很好,但三类社优越性不突出》的调研文章,就因这篇文章给予父亲处份,预备党员不予按期转正。也改变了父亲的一生。由于受了处分,只能调出武陵区委。58年9月至62年8月在我们万州铁峰山脚下龙洞沟铁厂工作,一干就是四年,至到国家62年8月大炼钢铁运动结束。这段期间妈一直在壤渡乡任职,从乡妇女主妇到副乡长。但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不能入党,当时乡主要负责人劝导母亲离婚,此时只有哥哥建朴一个小孩。母亲丝不犹豫地回绝了,无奈也不能担任副乡长一职,且调离行政单位到新乡公社供销合作社任销售员。这就是我父母的爱情故事,惊天地,泣鬼神。在壤渡相继哥哥,姐姐,我出生。是家里最艰难的时候,尽管条件如此艰难,但父亲入党初心永恒,依然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大炼钢铁运动结束,父亲调到母亲所在公社,任公社会计辅导员,父亲真是干一行钻一行,武陵区有很多大队会计都是父亲培养出来的,且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家里陆续有五个孩子,母亲身体又不好,加之爷爷家地处贫脊的炉头山坡,都需要父亲伟岸的肩膀担当。父亲想一切办法给母亲治病,父亲也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那个年代书籍少,父亲每天中午回家就把公社订的万县日报带回家,让孩子们读报,下午上班再带回公社。父亲上对父母,平辈对爱人、弟妹,下对子女都是一个完美之人。是我们及后辈的人生坐标!从57年到79年父亲都以预备党员的身份工作生活,可能是新中国预备期最长的预备党员,其间父亲递交过三次入党申请书,终因历史问题,未能入党,至到79年纠正被错误处分,党龄从58年7日16日起计。但父亲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信任党,忠于党,所以大哥成人后,依然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大哥,并热情认真指导大哥建朴写入党申请书。在我参加工作后,父亲要求我做一个好老师,要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在政治上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所以在89年学潮运动中,我积极争取入党,91年终于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在近三十年党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扎根农村的优秀山区教师,其间资助困难学生上万元,汶川地震,冠状病毒疫情积极捐款为国分忧,成为最受当地父老乡亲喜爱的教师,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2001年,父亲已是75岁高龄了,还引导我儿子向党员看齐,得知儿子写好了入党申请书,特地要求递给他修改。为此儿子还特地写了一篇《党在我家》参加万州宣传部,万州时报社组织的“七、一”征文比赛并获奖,文中主要写的是爷爷和我对他的影响,在这近十年党组织的培养下,儿子已成为党的优秀的纪检干部,多次被万州区纪监委评为优秀党员,并立三等功一次,扶贫攻坚先进个人。
父亲、我、儿子三代人,三代党员,尽管入党时间不同,背景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入党目的相同,都是想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多为人民做点事。几十年来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添砖加瓦。
这就是我们家三代人,三代党员的普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