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4 10:02:17 三峡传媒网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汪佳 通讯员 王帆)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播种和收获的季节。
 经过过去一年的努力,万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万人次;保税物流中心实现“买卖全球”,正加快综合保税区申报,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
不沿边、不靠海的万州,抓住对外开放巨大机遇,打通“走出去”的条条大道,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保税物流中心平稳运行,让“买卖全球”不再遥远
 如今,站在万州港,橘黄色门机高高矗立,西部地区的货物在此聚集,集中“入海”;来到万州火车站,满载纯碱、氯化铵的列车从这里出发,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远眺保税物流中心,进口的硼砂直接进入保税物流中心仓储……
不负殷殷嘱托,唯有砥砺前行。
 去年,万州区针对对外开放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从开放通道拓展、开放平台建设、开放口岸完善、开放主体培育、开放环境优化五大方面着手,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任务,其中编制了万州保税物流中心升级赋能、万州综合保税区等多个大力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重点项目。
 万州保税物流中心(A型)作为三峡库区首个保税平台,有效填补了三峡库区保税物流服务空白,提升了全区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目前,已先后承接了重庆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技术纺织公司、重庆携勇物流有限公司等业务。
 坐落于万州保税物流中心旁边的国际商品展示展销中心,可以让万州乃至三峡库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感受到进口商品的实惠,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通过不断的努力,保税物流中心一跃成为万州外向型经济腾飞的‘翅膀’。”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万州正在争取保税物流中心赋予B型功能,同时支持万州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在周边区县开办连锁网点,力争早日培育出内陆开放新优势。
 加快综保区申报,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
 在万州经开区高峰园内,一栋栋厂房及仓储区主体建设全部完成,这里将成为万州综合保税区。据悉,整个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9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按照规划,保税区将设立加工贸易生产区、保税仓储区、卡口及海关查验区、办公及配套服务区等,重点发展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总部经济、服务贸易等产业。
“通往全球的同时,万州区加快综合保税区申报,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相关负责人分析道,重庆主城地区依托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开放口岸,强力推进对外开放,实现了外向型经济跨越式发展,而万州等渝东北地区因距离主城较远,在万州设立综合保税区,有利于加快由重庆主城开放向三峡库区拓展,提升三峡库区吸引聚集经济要素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构建起全域、全面开放格局,从整体上提升重庆开放水平。
 从去年开始,万州综合保税区前期申报工作便有序推进,整个工作坚持申报、建设、招商三线并行,加快推动国家审批程序,及时推进主体工程建设,增加入区项目储备,力争早日获批。
 届时,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万州铁公水多式联运优势,优化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促进三峡库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增强对加工贸易、服务贸易、转口贸易、总部贸易等产业的集聚能力,加快三峡库区产业提档升级,推动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助力全市构建内陆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