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家住沙龙路的陈旭珍的家风:和睦友善成就幸福之家

2020-4-7 19:15:13 看万州

家风顾名思义是每个家庭的风气与习俗,是每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它是一种精神粮食,是每个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每家有每家的习惯,每家有每家的家风,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好家风更是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每个人的观念。4月7日,记者来到家住沙龙路一段的陈旭珍家中,她说和睦友善,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



今年42岁的陈旭珍出生在巫溪县内偏远的小村庄,最怀念的便是年少时家人间的和睦友善,和气温馨的家庭氛围。父辈们对晚辈们的疼爱与关心,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同辈间的相互谦让……儿时的美好时常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小时候生活的确很艰苦,大部分时候吃的都是大米和玉米面混合做成的食物,看天吃饭吧。”陈旭珍说,以前就是种什么吃什么,随着季节变化的不同决定每天的饭食,主食长期是大米混合其他粗粮一起吃。尽管如此,母亲每次都会多给爷爷预留上两碗纯米饭,长辈们吃不完的再分散给孩子们。“每次有好吃的,爷爷也会故意给我们留上一些,让我们尝尝美味。”回想起儿时的场景,陈旭珍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面对母亲的行为,陈旭珍也不理解。直到她看着爷爷每天为家庭奔波忙碌,上山砍柴、下地种庄稼。长年累月的劳作,让爷爷原本直挺的腰板逐渐弯曲,两鬓的青丝转为白发。年龄越大,陈旭珍越明白了珍贵的食物应该留给更辛苦的人。“孝敬老人也是其中缘由之一,好东西都要留给长辈。”陈旭珍笑呵呵地说道。


在她的记忆中,除了饭食,上桌吃饭的规矩也让她印象深刻。“还记得以前过年过节时,我们小孩子都是站着吃饭,并且要等最年长的长辈先动筷了之后,我们才能开始吃饭。”在那种氛围中,似乎这些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陈旭珍从小就懂得孝敬老人,懂得与同辈们分享。这是陈旭珍成长过程中学到的第一个道理,也让她受益一生。


1999年,陈旭珍独身来到万州打拼,从农村来到城市,一路上虽然坎坷但好在经过一番打拼也闯出了自己的事业。“以前家里条件差,没读过什么书,早点出来打工谋生活。”陈旭珍初来万州,人生地不熟只能帮着别人做杂工。


随着认识的人多了,做起事来也顺手了许多,她总结从别人手下打工的经验,开始尝试自己创业做生意。渐渐地,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也越来越舒坦。陈旭珍便决定在万州安家,万州也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


事业的成功,也丝毫不影响陈旭珍对女儿的教育。“孩子一直都跟着我,总觉得在自己身边更好一点。”在陈旭珍看来,家风对她的影响深远,因此更明白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对孩子产生更好的教育意义。“家人之间和睦友善,和和气气地才能成就幸福的家庭。”陈旭珍说,幸福的家庭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延伸阅读:
  1. 2021年04月06日
    风水坝公墓:祖孙三代祭亲人 传承孝贤好家风
  2. 2020年04月07日
    家住沙龙路的陈旭珍的家风:和睦友善成就幸福之家
  3. 2020年04月01日
    优良家风最怡人,龙沙镇这一家获评万州“最美家庭”
  4. 2019年11月27日
    周家坝街道:用良好家风建设幸福和谐的家庭
我来说两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9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