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12 20:36:55 看万州
一人,一帐,一车,守一卡,当一关。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他从大年初一开始,在七曜山一个海拔1475米的道口坚守了44天……
3月9日,春雨绵绵。
万州区普子乡七曜山上的一个垭口,气温只有3℃。
一顶蓝色的帐篷,一个坚守的身影。
纵然雨雾茫茫,冷风呼啸,
始终巍然不动。
这里是全区最高的疫情防控卡点,
海拔1475米的韭菜岭卡点。
那个身影就是普子乡土庙村49岁的守卡人朱廷胜,
一个普通的村民。
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护。
一个人,如何守住一个疫情防控卡点?44天里,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坚如磐石?漆黑夜,又如何撑过独自守望的孤苦?
大山无言,风雨有声,却都在见证和讲述着这里的故事。
卡点上的“犟拐拐”
中午1点,浓雾环绕的韭菜岭,能见度只有几米。
帐篷内,简易火炉上,水壶热气氤氲。
担心帐篷又被掀翻,朱廷胜冒雨围着帐篷转圈,查看压在底部的泥土。怕不牢固,他又搬来两块石头,压在斜拉绳处。
这个卡点,是朱廷胜率先建起来的。火炉、小桌、木床、被子,面包车和一件军大衣,是他守卡的全部“装备”。
帐篷搭建在三村交界路口,左前方通往普子乡土庙村,右前方通往七曜村。背后2米处,就是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相元村。
多年前,朱廷胜从海拔600米的七曜山半坡搬到距离韭菜岭约200米的高山上,干起了蔬菜种植。
大年三十,朱廷胜在电视上看到疫情的有关新闻。他意识到,这次疫情“有点凶”。
第二天一早,朱廷胜就接到了村支书陈光祥的电话:“我们准备在韭菜岭设个卡点,防止疫情传到村里,你看……”
“我去守!”
不等陈光祥说完,朱廷胜就明白了他打电话的来意,主动把守卡的活揽了过来。挂断电话,他从屋后找到一根大木棒,扛着直奔韭菜岭。
上午10点多,韭菜岭卡点就算正式“设”好。
时间紧急,守卡物资一时半会儿送不过来。一个人在山高风寒的韭菜岭,怎么守?
朱廷胜马上想到自己平时的运菜车,索性开到卡点当起临时“岗亭”。白天,他守在卡点,一夫当关。深夜,就钻进车里,靠一部手机和一个手电筒度过漫漫长夜。
之后,乡里送来物资,搭起帐篷,朱廷胜才算有了正式的“哨所”。
从此,他这颗“钉子”就深深地钉在韭菜岭,24小时不离开。每到饭点,要么由儿子送过来,要么就一包方便面解决。
土庙村、七曜村与相元村虽然分属两个省市,但仅一界相隔,村民来往密切,走动频繁,且很多彼此为亲戚。守卡的朱廷胜,面对的基本上都是熟人。
“管他熟人还是亲戚,这个时候我都不得给面子。”朱廷胜当起了“犟拐拐”。
他的幺爸朱皮友,就是被他“犟”回去的人。
正月初二,朱皮友准备到相元村的岳母家拜年。去之前,他就打听到这里有个卡点。但想到是自己的亲侄子守卡,怎么也得给他个“面子”。
哪曾想,这个“面子”朱廷胜硬是没给。
“幺爸,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去不得,你还是回去哟!”朱皮友一来就被拦住,说破嘴皮子也没能跨过卡点。
“你真是个‘犟拐拐’。”临走前,朱皮友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被朱廷胜这个“犟拐拐”挡在卡点外的亲戚,还有住在对面相元村的表弟。
正月初四,表弟到普子乡走亲戚。来到卡点好说歹说,僵持差不多一个小时,最终还是被朱廷胜“挡”了回去。
守卡期间,不管是三亲六戚,还是两地的村民,朱廷胜都没有“放行”一个。
从此,三个村的人都晓得在韭菜岭有个“犟拐拐”,想通过卡点,门儿都没有。
“‘犟拐拐’就‘犟拐拐’,他们当时不安逸,过后肯定晓得我是为大家好。”朱廷胜说。
风口上的“硬石头”
下午2点,雨突然大起来,冷风呼呼的吹,料峭的寒意挟着大雾将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朱廷胜巡望了道路的两端后,转身走进帐篷。
帐篷的角落处,是一张折叠床。奇怪的是,床上没有被子。
“我抱到车里去了。”朱廷胜把手靠近炉上的炊壶取暖,平静地说。
原来,头晚下雨,加上大风刮来,帐篷被撕开一道小口子,雨水漏进来湿了床。朱廷胜没办法,只好抱着被子到车里裹着取暖。
这不是朱廷胜第一回在车里过夜了。
韭菜岭卡点设在两个山头中间,刚好是个风口,常有大风刮来。
“前两天,风直接把帐篷吹起跑了。”朱廷胜一脸苦笑。
一天晚上,朱廷胜打着电筒从林间小路巡逻回来。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差点把他吹倒。借着电筒微弱的光亮,他发现帐篷已被吹垮了。
无奈之下,他打电话叫来家人,一起重新把帐篷支起。还用泥巴和石头把四周压住,继续值守。
这里说是路卡,其实就是一顶帐篷立在公路边,一个人守在山间,任凭风吹雨打。但就是这样,朱廷胜硬是在山上坚守了40多天。
“在这山上几十年,不信这个风还能把我吹没了!”朱廷胜每天与风对峙,与雪斗争,就像屹立在垭口的那块大石头一样坚硬、坚韧。
经过朱廷胜的坚守和宣传,原本想从这里过“卡”的人都原路返回。而现在,一天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因为,他们知道:来也白搭,反正过不去。
“但这不代表我可以放松。”40多天里,朱廷胜的身影和视线从未离开过卡点。冷了,就跺跺脚;困了,坐在冷板凳上休息会儿;饿了,就泡包方便面;实在孤寂无聊了,就对着大山吼几嗓子。
守卡的日子异常艰苦。前段时间,普子乡被纳入疫情高风险地区,乡里紧急抽调人手增援朱廷胜,白天和他一起值守。但晚上,他依然一个人坚守在卡点。
坚如磐石,韧如蒲苇。这就是朱廷胜。
铁面守卡的朱廷胜,也有细心柔情的一面。
一些村民想要闯卡,他总是先硬后柔,一边讲道理,一边邀请他们进帐篷烤火,递上一杯热开水取暖。甚至,有时还让家里多送一份饭菜来。
其实,山上的这块硬石头并不只是硬……
自行其是的“朱傻儿”
一人守卡,而且坚持原则,朱廷胜觉得都是应该的。但有两件事情,让他有些愧疚。也正因为这两件事,村里有人说他是“朱傻儿”。
第一件“傻事”,是他“搅黄”了儿子的终身大事。
25岁的大儿子朱德宏,已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年前经人介绍,与相元村一个姑娘谈起恋爱。原本打算正月初八到姑娘家走动,顺便商量婚事。
到了约定“走动”的日子,朱廷胜却没了动静。
“现在是什么时候?不能去!得等疫情过了来。”朱廷胜态度坚决。
没过几天,媒人就告诉他,儿子的婚事“黄”了。
提起这事,朱廷胜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有些对不起儿子。可转念一想,为了乡亲们的 健康,必须这么做。
对于这事,朱德宏也没有责怪父亲,反而安慰他:爸,没事,我还年轻,媳妇还可以再找。
即便如此,朱廷胜始终心怀愧疚,常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叹气……
朱廷胜做的第二件“傻”事,是“疏忽”了家里果园的管护。
在山上守卡的日子,孤单且艰苦。朱廷胜常在卡点前面的公路上来回走动,时不时地望一下山间的那片果园。
这500多亩果园,夫妻俩可是倾注了不少心血和汗水。
眼下,正是管护的时节。疫情期间,自己在卡点上脱不开身,为防聚集也不能请工,只能靠妻子打理。然而,妻子一个人力量毕竟有限。
“错过了管护的最佳时间,果树的挂果肯定会受影响。没办法,为了大家的安全,只能这么做。”说这话时,朱廷胜显得非常平静。
“今年的损失,争取明年夺回来吧!”朱廷胜莞尔一笑,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宽慰吧。
下午3点,雨渐渐停了,风也小了。一缕缕薄雾缭绕在林间,随风浮动。
“卡点周围,还有几条小路能进出。趁雨暂时停下来,我去转一圈。”虽然在记者看来山间空无一人,但朱廷胜还是沿着泥泞的路爬进山林,像往常一样巡逻。
密林小径,朱廷胜的身影渐渐变小,但依然是那么清晰。而那山口的那顶蓝色帐篷,就像是一面插在大山上的旗帜,是那样的明艳,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