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远逝,精神永存
重庆万州主城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老照片剪辑
重庆市万州主城区(即原万县市,不含原万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原万县市、原万县经两次行政建制调整,而后撤并组建为重庆市万州区)知青上山下乡,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于80年代初,前后历时25年。
1956年,原万县市273名初中毕业生徒步城口县参加合作化运动,成为时代先行者,亦为本地知青上山下乡的肇始。此后至上山下乡动员工作结束的1981年,万州主城区共有17000多名知青上山下乡,落户周边各县及市郊农村。
1964年以来,万州主城区下乡知青在农村加入党团组织2500多人,选进社队领导班子450多人,担任会计、农业技术员、农机员、赤脚医生和民校教师等4000多人。他们中还湧现一批知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鼓励和表彰。万州主城区下乡知青在农村广阔天地显作为、露身手,以澎湃热血和辛勤汗水谱就青春华章,彰显“为国分忧、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执着进取”的知青精神,为建设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1968年底,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因“文革”停顿两年的知青上山下乡工作重新开启,万县市迅速掀起上山下乡高潮。1969一1971年间知青上山下乡10206人,占历年上山下乡知青总人数的60%,平均每年3402人;其中1970年4222人,为历年上山下乡人数最多的年份。其后,知青上山下乡人数最多的年份是1975年2437人,最少年份是1973年270人。
岁月流淌,知青一代正在老去。上世纪50年代下乡的老知青多近耄耋之年;60一70年代下乡的知青多成花甲老人,年长者已过古稀之年。人的肉体终归消失,精神却可永存。正视上山下乡历史,教育好下一代,厘清模糊认识,是我们一代知青的责任。
今随文配发万州主城区知青上山下乡老照片33幅,照片时间跨度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以唤醒对知青上山下乡的整体真实回忆。
行文配图至此,心中升腾的一个愿望日益浓烈:愿知青精神世代相传,我们的后辈一代比一代强!
1956年,万县市(今万州主城区,后同)青年学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城口县参加农业生产,成为万州区最早的落户知青。图为当年举行的欢送大会会场
1956年,万县市273名初中毕业生,经短期培训后从万县市步行到城口县,分配到各乡村合作社任会计。因绝大部分是女青年,当地人称之“会计妹”。进入60年代,这批老知青陆续转为机关、企业职工,成为城口县各行各业的骨干人物。图为万县市党政负责人与赴城口县的部分知青、知青家长合影
欢送会后,万县市市民举着“欢送我们的先行者”横幅,送别首批上山下乡知青奔赴城口县
为改变边疆、农村的落后面貌,党和国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的青年干部支援边疆或上山下乡。图为1958年2月25日共青团万县市委机关欢送王行发、蒯文中二人上山下乡合影
1964年初,万县市成立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动员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和往届社会青年上山下乡,落户地为城口县、巫山县。1964一1966年的3年间,万县市共动员上山下乡知青791人,其中1964年327人、1965年254人、1966年210人。图为1964年5月14日万县市市长王汝章(前排左4)等党政群团领导与上山下乡知青合影
上世纪70年代初,万县市某次欢送暨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大会会场一角,会场在万县地革委大礼堂(今名万州大会堂),参加大会的人员为响应下乡知青和家长、已下乡知青代表、接受知青的大队支书代表,以及未下乡知青
中共万县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王一纯在知青上山下乡动员暨欢送大会上讲话
中共万县市委书记、市革委主任张荣江(1970.12-1973.03在职)在知青上山下乡动员暨欢送大会上讲话
中共万县市委副书记、市革委副主任杜景福在知青上山下乡动员暨欢送大会上讲话
在知青上山下乡高潮中的欢送彩车、乘送车
彩车上的群众载歌载舞送别上山下乡知青
1975年4月7日万县市第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简称知代会)在地革委大礼堂隆重召开
在乐队前引下,中共万县市委、市革委领导人到车站迎接参加知代会的代表
万县市市民和学生夹道热烈欢迎参加知代会的代表
知代会代表列队进入会场
红小兵向知代会献词
中共万县市委常委、市革委副主任邢如升在知代会上致开幕词
中共万县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刘海清宣读地革委给知代会的贺信
中共万县市委书记杨明正在知代会上作报告
共青团万县市委书记范正新在知代会上发言
万县市市革委常委戚万胜在知代会上发言
大会特邀代表、大学毕业回乡当农民的谢万章在知代会上发言
出席知代会的万县代表团在会场外开办大批判专栏
1975年11月15日万县地区出席四川省首届知青先代会全体代表合影
万县市市革委毛泽东思想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宣传队合影。宣传队成员由“军、干、群”组成
上世纪70年代初,在知青上山下乡高潮中,万县市知青袁惠蓉参加欢送会后,在母亲和欢送人员的陪同下到万县高升公社(今李河镇)落户
原万县市第三初级中学校(今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同校女同学XXX下乡后,很快与生产队社员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看其装束:赤脚、扛锄、挽裤脚、戴草帽,与当地女社员无异
1969年初,同班女同学张宗凡(左1)、唐振国(左2)在下乡告别家乡前,相邀到万县市西山公园留影,题照“向阳花”,表达上山下乡决心
同班男同学付绍先(左1)、陶玉河(左3)、杨毅(左4),二班同学冉隆全(左2)落户梁平县的实地留影。其时4人已落户3年,题照“乐在其中”,表达乐观积极心态。以后4人先后返城,其中陶玉河在农村入党,担任大队会计,成为最后返城知青
1972年12月,女同学张宗凡(前排左1)在艰苦环境锻炼成长,被推举出席奉节县知代会代表,后被推荐入师范校学习,成为人民教师
同校同年级的几位下乡男同学在收割季节的实地留影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为便于对知青的统一管理培养,部分社队改进下乡知青的安置方式,由分散插队改为集中建立“知青点”、“果园”等,将知青集中到一起劳动。图为1977年3月22日长岭公社(今长岭镇)东桥大队农科队下乡知青点成立大会会场
知青之家(知青住宅)的知青们在演出节目
来源:夏禾的美篇,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