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12:00:44 三峡传媒网
近年来,汽车市场需求量高速增长,汽车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在商品消费投诉中,交通工具类消费投诉一直稳居投诉榜前列。昨日,记者从万州区消委会了解到,上半年,万州区消委会共受理家用汽车类投诉59件,连续3年来,交通工具类消费投诉量首次出现下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
在汽车消费方面都有哪些投诉热点?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数据:
上半年共受理汽车消费投诉59件,较去年同期下降8%
今年上半年,万州区消委会共受理汽车消费投诉59件,占总投诉的16%,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据介绍,近年来,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遭遇“霸王条款”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汽车销售合同中的一些常见条款虽然已成为业内“明规则”,但实际上是经营者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违法违规行为。
从投诉的发生时间看,车辆两年内出现问题的比率占到总投诉量的70%,说明车辆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的比率较高;在行驶里程分析中显示,汽车产品80%的投诉出现在保修里程内。
万州区消委会分析投诉情况后发现,汽车消费存在十大“潜规则”,即捆绑销售车险车贷、加装赠品以次充好、热销车型加价提车、诱导车主过度保养、零部件垄断价格高、价格不透明收费藏“猫腻”、推诿拖延不履行法定责任等。
现象:
汽车投诉涉及售前、售中、售后,质量问题是投诉的主因
记者了解到,在所有汽车类消费投诉中,消费者所反映出的问题涉及售前、售中、售后、产品质量与服务以及有关汽车鉴定、“三包”退换车等问题。
其中,汽车质量问题仍是诱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发动机、变速器、刹车系统的投诉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合同履约的主要问题是承诺无法兑现、宣传与实际车型不符、订金约定不明确不予退还等。售后服务方面,主要有售后服务收费问题、配件供应的质量及时效问题等。
记者还了解到,造成汽车消费领域消费者“维权难”主要有获取信息不对称和举证责任难两方面原因。大部分消费者只会开车,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由于消费者专业知识的不对称,让经营者占有明显优势。另外由于汽车具有技术性和专业性,出现质量问题纠纷,经营者往往以法律原则要求消费者举证或要求消费者寻求鉴定机构检验。由于鉴定机构少,费用高,使得消费者维权受阻。
万州区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区消委会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推动行业自律,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绿色、共享、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提醒: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保留凭证便于维权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围绕汽车消费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那么,在购车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规避汽车消费纠纷,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
基于汽车领域消费中存在的投诉高发问题,万州区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汽车时谨慎交纳预付款,避免盲目交纳定金后改变购车意向退还定金时陷入被动地位。同时,要分清“定金”与“订金”之别,防止不良商家玩“文字游戏”,交了“定金”就意味着所定车型将不能更换或退还。
同时,应仔细阅读购车合同,注意防范购车中出现的限制、不公平的“霸王条款”等,并书面约定车辆配置、生产日期、颜色、提车日期等事项,以便商家违约时有依据维权。提车时记得对照随车物品清单核对随车工具、说明书、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等物品。
另外,在购车现场注意查验汽车外观、内饰等质量状况,防止商家以次充好。车辆维修时要求修理者建立并执行修理记录存档制度,仔细了解修理项目、价格和维修后保修期等具体情况,主动要求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故障问题、修理原因、项目、时限、配件生产商、修后保修期等具体事项。
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