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9:46:37 万州二中
许多年前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深悟真实的情感不需要表白,放纵其在内心游絮飞萤般地乱窜,方能在不经意间明白自己究竟介意何物、在意何人。于是乎,日子斑斓地度过,情感的表达却日渐稀少,空荡荡的日记本躺在空荡荡的抽屉里,静候岁月流逝,也不愿再出来和人打招呼。
2018年年末,接到高中班主任刘卫华老师的来电,富有磁性、辨识度极高的男中音再次出现在耳畔。这声音难免让我愧疚,多少年疏于问候、多少年疏于关心,毕竟繁忙奔波不是相忘于江湖的理由,因此嘴上笑着、脸上红着,听老师讲完事情。原来母校即将迎来80周年大庆,拟编印一本学子们的回忆录作为庆典献礼,同时也能够将天南海北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留存下来,待彼此佝偻相携时有一份默契的快乐和感动。我应承下来,不禁感慨,原来真实的情感有时候也需要表达,只是平日里缺乏一个妥当的理由和机会。
我整个中学时期都是在母校度过的,在这里开始了我从孩童向少年的转变,知识的增量和情感的成熟同时进行。有时候问自己,这么多的人和事在我脑海里究竟留下了什么,思来想去,两个字——纯粹。纯粹的人生目标、纯粹的生活方式、纯粹的师生关系,纯粹得如青藏高原的蓝天,深邃且透亮。
记得刚读初一,嘴笨、脑笨,英语差得不行,留校背单词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冉隆燕老师(我的英语老师、也是整个初中时期的班主任)气得不行,就狠狠地批评。骂完又觉得可笑,于是大家一起笑,笑声越过树梢、穿透晚霞、留在脑海之中。一个为了教好、一个为了学好,倾注热情、不计得失,如是而已。
又记得学至高二,偶然间接触到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开篇首段恢弘大气、睥睨四海,一下子折服了我,也让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默记默背,仰慕之情写入周记。教语文的陈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我的变化,专门叫我去办公室和我交流最近阅读的书目和将来的打算。说实话,我当时倍感惶恐,自己的一点爱好被老师如此关注,多少有些不自在。现在回想起来,其动机无非于想挖掘一颗好苗子而已,这份殷切和关怀又是多么地纯粹、多么地难能可贵。
除了纯粹的师生关系,还有纯粹的生活方式。人们通常认为求学生活只能算作是人生华章的预备;不曾想,求学生活或许是人们永远无法再享受的纯粹时光。回想那时,清晨六点半起床洗漱,天不亮就出门前往学校。路上的风景数年如故,斑马线、书报亭、煎饼摊,熟悉到你甚至闭着眼睛就能摸到学校,似乎只有树枝的茂密程度和路边的广告灯箱才能提醒你日子一直在缓缓度过。学校里面的生活则显得更加平静和规律,准时准点的广播体操、准时准点的上课下课、准时准点的上学放学,也许当年稍稍觉得枯燥,现在则觉得是那么地难能可贵。试问,没有家庭琐碎的劳心、没有业绩考核的压力、没有体检报告的惊吓、没有手机信息的轰炸的日子,你哪里还能寻找?有时候常常在梦中回到母校的操场,同学们推推嚷嚷、有说有笑地准备体育课,看不清谁是谁、听不清谁喊谁,就觉得天气真好、阳光明媚、浑身轻松。也许,这就是脑海深处对简单生活的一种眷恋和不舍吧。
当然,纯粹的生活方式是以纯粹的人生目标为定力的。我坚定地反对读书无用论,因为“白手起家”和“手无寸铁”是两回事,“学以致用”和“灵魂升华”也是两回事。我庆幸自己能够在母校完成整个中学学业,因为当你想要燃烧青春并为未来奋斗时,这里的所有老师都在为你的目标努力着。永远忘不了班主任刘卫华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的那双眼睛,明亮、犀利、威严赫赫,让你在课间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也永远忘不了地理胡万钧老师(也是我高中的班主任)找你谈心时的那种微笑,诙谐、诡谲、充满玄机,让你总觉得自己又有什么把柄被抓住了;更永远忘不了数学刘老师解析试题的那张嘴巴,小巧、敏捷、滔滔不绝,让你充分认识到人与人智商上的差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严苛要求的教师集体的存在,我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和成长,人生目标也才会变得更加明晰和纯粹。目标纯粹了,路就不会走偏。
停笔至此,时针已指向了一点,窗外寂静无声,偶尔透过来一两缕手电的光束,那是小区保安夜巡的迹象。我想,母校校园此时应当也是一片宁静祥和,恩师们也应该停止批改作业而进入梦乡。冬去春来、岁月悠长,愿我关心思念的人们身体健康、一切安好。此生相聚是缘,执手凝化善念。
2019年1月3日作
校友简介:
骆多,初中和高中均毕业于我校,学习期间曾任宣传委员、班长等职。2006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荣获第四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法学博士,台湾高雄大学访问学者,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刑法学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西南政法大学量刑研究中心副主任、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学生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