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跟帖

万州启动挖掘整理复排川剧传统折子戏工程 多名川剧名家传授戏曲技艺,助推“中国戏剧·万州现象” ? ?

2019-04-15 15:53:21 看万州

曲韵悠扬、弦歌和鸣。近日,万州正式启动挖掘整理复排传统折子戏工程,邀请了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许明耻、重庆川剧院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黄荣华、国家一级演员张建平、川剧著名司鼓吴子健等多位戏剧名家来到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面授川剧各种技艺,传承优秀传统折子戏,持续“中国戏剧?万州现象”。


川剧名丑万州传艺


4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的排演厅,看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川剧名丑许明耻老师正手把手地给剧团的青年演员们传授川剧扮丑表演技巧。


据了解,许明耻1946年生于重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师承陈全波、王国仁等著名川剧丑角名家。代表剧目《裁衣》、《闹窑》、《打面缸》、《邱旺告贫》等。曾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最佳配角奖”等。


“现在很多经典的折子戏都面临着失传局面,这一次来万州授课,主要就是想把自己所会的折子戏传授下去,不能让这些东西在我百年之后失传了。”许明耻告诉记者,川剧折子戏特点是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一下子就能紧紧抓住观众。川剧折子戏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川剧的艺术特征,即生、旦、净、末、丑的不同行当,唱、唸、做、打的基本功法。他今年已经年过七十了,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逐渐衰老,他就越是感到川剧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刚刚受邀去赴美教学归来,经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主任谭继琼邀请,欣然来到万州,为提高和充实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和丰富剧团的表演剧目,争取完成20部川剧丑角折子戏的传承和录影,并对演员们的“四功五法”进行突击性的强化训练。


名家传戏演员受益


除了许明耻外,还有多位川剧名家也在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授课。“壮咚壮咚壮,咚咚锵。”一阵阵有节奏的打击乐从该中心一间排练室内传来,国家一级演奏员、川剧著名司鼓吴子健正在为剧团的青年打击乐员们传授川剧打击乐的技巧。


“川剧音乐特别是川剧的打击乐是一部川剧的灵魂,它在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吴子健告诉记者,他已经给剧团的学员们上了一年多的川剧音乐相关课程,大家学得很认真,相信他们会把川剧好好的传承下去。


来自重庆川剧院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黄荣华也来到万州为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的青年演员传授川剧唱腔等技巧。“川剧高腔是川剧最具有代表性的声腔,是帮、打、唱三者结合的形式,属于“徒歌”,为“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川剧的高腔属“曲牌体音乐”曲牌众多”,在现场,黄荣华一边为演员们讲解练习川剧唱腔的特点及技巧,一边发声示范,一声声铿锵高亢、韵味悠长的川剧唱腔让学员们深受感染,受益匪浅。


“通过黄老师的精心讲解,让我对川剧唱腔有了新认识,以后我会在舞台上把川剧演绎得更好。”青年演员龙迟赤说,这一次川剧名家授课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她会用心学习,把川剧更好的传承下去。


人才孵化传承经典


据了解,此次此次开展挖掘整理复排传统折子戏工程是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并将陆续邀请川渝两地的川剧名家给青年演员授课,使之成为人才孵化、经典传承的“摇篮”,希望用这种方式,解决“学生不知道找谁学”和“老师不知道找谁教”的问题。


“我们会把这些老艺术家传授的折子戏通过摄像录像等方式进行整理复排,我们有责任将老前辈们的川剧精粹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让这些珍贵的戏剧完整的在万州保存和传承下去。”重庆市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主任谭继琼表示,弘扬川剧艺术,不仅需要打造精品大戏,也需要加强川剧优秀传统折子戏的传承和发展,川剧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更是我们巴渝老百姓喜爱的本土文化,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峡川剧团一定要更好的将川剧保护、传承、发扬下去,坚定不移的扛好川剧艺术传承的大旗,为持续扩大“中国戏剧·万州现象”在全国的影响继续努力。


据介绍,通过邀请名家传授技艺、人才孵化、经典重排,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将分期、分批推出专场展演,供专家和戏迷检阅。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向韬 通讯员 何真宗
责任编辑:黎媛媛
延伸阅读:
  1. 万州启动挖掘整理复排川剧传统折子戏工程 04月15日
  2. 万州启动大型现代川剧《川江轶事》创排 04月04日
  3. 【关注万州春晚】春晚导演组审看三峡川剧团 01月17日
  4. 12月24日,重庆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 12月25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8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