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4 11:19:42 三峡传媒网
谭心万在给他的牛喂草料
记者 邓晓琴 通讯员 崔磊 文/图
在风景优美的武陵镇复龙村里,有这样一户人家,从吃穿困难到规模养牛,年收入接近二十万元,成功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扶贫干部帮他建牛场
一场春雨过后,山乡空气清新如洗。
近日,汽车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行驶,很快来到复龙村15组。抬头,一排崭新的砖房出现在眼前。这排房子从外面看并不起眼,但里面却别有洞天,一条又长又直的通道将屋内空间隔成两行,每行都养着五六十头肉牛。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么大规模的养牛场主人谭心万,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心万说:“我从20岁开始跟人学做贩牛生意,生意一直做得很辛苦,却始终没能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
“直至2014年,家里才迎来了转机。”精准扶贫启动后,考虑到谭心万家的实际困难,他家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干部根据谭心万从事牛贩生意的特点,先为他家制定了“养牛脱贫”的计划,后又帮他建起了养牛场。
“我不想当贫困户。”谭心万向帮扶干部袒露心声:一定要摆脱贫困。
看到谭心万脱贫致富的志气,帮扶单位重庆农商行万州分行大力支持,先后为他发放35万元无息贷款。养牛过程中,原复龙村第一书记张联杰隔三岔五上他家,为他送去“养牛经”。在专业的技术指导下,谭心万的牛养得又壮又好,很快就达到上百头的规模。
复龙村15组的地形是群山环绕,地形隐蔽,交通闭塞。谭心万的牛场建起后,又开始为牛的运输问题犯愁。武陵镇党委、政府以及驻村工作队获悉后,很快对经过谭心万家的公路实施硬化改造。
路改造好了,牛卖出去了。2016年,谭心万一家成功地摘下“穷帽”。
脱贫致富不忘帮乡邻
“老谭,今年准备贷多少款?”
“不贷了,不贷了!”
帮扶干部听说谭心万打算今年还要扩大牛场规模,主动问起他贷款的事情,没想到谭心万一口回绝了。
谭心万的底气从哪里来?记者很快从帮扶干部跟谭心万的对话中找到答案。按当前的行情来算,一头肉牛的卖价大约是12000元,谭心万一年要卖七十到八十头。除去酒糟、玉米、草料以及请工人管理的成本钱,他一年下来的纯收入就有将近20万元。“我现在不用依靠政府、不用依靠帮扶单位,可以靠自己继续搞发展了。”谭心万信心满满地跟帮扶干部说。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脱了贫的谭心万“吃水不忘挖井人”,因为需要大量牛崽,他把养牛的技术传授给周边其他贫困户,并跟他们商议好,以高价收购牛崽,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除此之外,谭心万还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每逢春耕时节,都主动将牛借给村民耕地。同时,牛舍里每天产出的近一千斤牛粪,也都免费输送给附近的产业园区做肥料。
“只要能脱贫,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这几年牛价好,等今后规模发展得更大,一定能带着大家挣更多的钱。”谭心万一边干着手上的活,一边喜滋滋地憧憬着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