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跟帖

龙驹镇分水村第一书记邓学梅当了第一书记 村子就是“第二故乡”

2019-03-04 12:05:50 三峡传媒网


邓学梅(右)和村民一起劳动


记者 夏荣伟 文/图


当了村里的第一书记,她就把村子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倾情为山村办实事、谋发展。昔日的穷山村踏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她也从一个不谙农事的城里干部变成了熟悉基层的“农村通”,她从当初的困惑迷茫彻夜难眠转变到如今的胸有成竹信心满满。她就是龙驹镇分水村第一书记邓学梅。


邓学梅说:“2018年度综合考评,分水村获得了龙驹镇一等奖,这在以前从没有过,村干部和一些村民围着我说着感激的话,我表面上虽然没表现出来,内心其实还是很激动。”


抓支部


聚起脱贫攻坚“战斗力”


“我刚到村里的时候,村党支部示范引领能力不强,村支书和村主任私下里都说想辞职出门打工。”邓学梅说,村里进出只有一条沿河修建的窄窄公路,村庄的河上没有一座桥,遇到大雨天就无法出行;村里也无任何产业,仍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这么个情况,让她的心好似掉进了冰窟窿。


万事开头难,再难也要上。经过上级党委政府负责人的指点,她意识到必须找到阻碍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经过和村支两委成员的深入沟通交流,一致认为分水村的问题就在软件不软,硬件不硬上。软件不软,就是村支两委战斗力不强,发展思路不清晰,群众工作不深入,没有号召力;硬件不硬,就是交通不便利,产业无支撑,村民增收难。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邓学梅深知自己的主业就是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她多次与村支两委干部促膝谈心,组织他们深入群众中去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提高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组织村干部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剖析发展的优劣利弊;分别召开村支部会议、村委会会议、村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理清该村的发展思路,以可期的发展前景凝聚人心。


每月20日,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全村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开展活动,强化学习。多次邀请党校教授为全村党员、干部上党课,解决村支两委战斗力的问题。经过一番努力,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支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


强基础


清除制约发展“拦路虎”


站在分水村2组的河沟边,不时能看到小车、摩托车从新修的公路桥上驶过,顺着道路隐没于山岭背后。“邓书记来后给我们修了几座桥,现在出行方便了。”村民向明贵说,以前这条河上一座桥都没有,出门都得看天气,给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分水村地势是两山夹一沟,村民们住在西山,种在东山,中间隔着一条河。晴天过河不成问题,踩着石头就能过,如果一遇到大雨天涨大水就麻烦了,无桥可以出行。河上修桥,是现实需要,也是村民们的心声。


要想富,先修路。邓学梅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先后在河上修成了3座公路桥,另外还建成了2座人行桥,昔日的“天堑”变成“通途”,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她和村干部积极争取镇里支持,争取到苏石路、分寺路两条村级公路的硬化;她还利用自己在公路局工作的优势,积极向区级部门争取连接分水村的主要公路——赶场至云阳17公里的升级改造,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招投标程序,即将动工。


兴产业


扭住稳定致富“牛鼻子”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邓学梅,深知道“无业不兴、无业不富”的道理。于是,邓学梅请来农业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比较,村里决定发展李子产业,聘请专家长期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发展李子产业,遇到村里的一些“旧脑筋”“犟拐拐”反对,认为前途不明。邓学梅就带领村干部、老党员及部分村民代表,到其他乡镇考察正在建设的产业园和建成投产的产业园,让他们现场感受农业产业发展的差距。这对村干部以及同行群众触动很大,以前的“旧脑筋”“犟拐拐”,变成产业发展的坚定支持者。


村里又多次召开坝坝会动员,并要求村支两委干部和党员做表率,带头出资金、出土地入股,李子专业合作社便破壳而出。村民入股积极性很高,短短几周时间现金入股就达50余万元。


去年,分水村500亩标准化李子产业园建成,目前产业园的李子苗正茁壮成长,今年就将试产,明年全面进入成熟收获期。


李子产业园为全村老百姓提供务工岗位,困难群众优先。目前,在产业园务工的村民有上百人,其中建卡贫困户80多人,仅去年就共计发放工资27万元。


延伸阅读:
  1. 分水镇加大企业、学校及道路交通安全督查力 03月01日
  2. 分水镇:招聘进农家 就业路更宽 02月22日
  3. 分水镇:招聘进农家 就业路更宽 02月22日
  4. 春节期间,万州分水镇里欢声笑语不断,乐事 02月11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8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