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1 12:39:46 三峡都市报
2017年11月,分水中心卫生院成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近日,记者来到分水卫生院,探寻医共体建设成效。
“一年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专科联盟、人才培养、质量管控、信息共建、硬件支持、转诊绿色通道等方面,对我院进行了全面帮扶,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分水卫生院有关负责人说。
患者感受: 看病更加方便和安全
分水居民廖女士因患乳腺癌在重庆做手术后,每隔20多天都要去重庆化疗。去年9月开始,她不再长途奔波,在分水当地就能解决了。原来,分水卫生院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专门针对化疗患者开展了外周静脉置管(PICC)技术,该技术具有痛苦轻、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是化疗患者长期静脉用药的“安全通道”。
此项技术开展以来,让30多位分水当地化疗患者受益。“去重庆化疗,一个疗程要花数千元,而在分水卫生院化疗,医保报销后只需1000多元,既方便又省钱!”廖女士感叹道。
而家住分水的王先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方便,还有生命的安全。去年5月17日上午9点,王先生因胸痛不止赶紧来到分水卫生院就诊。主治医师谭波接诊后,通过症状分析,高度怀疑系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检验后,谭医生立即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三峡心血管沙龙”上传检验报告,得到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专家确诊后,立即启动胸痛急救绿色通道。两家医院迅速互派120急救车接送,不到40分钟,王先生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胸痛中心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住院7天后恢复正常,并转诊到分水卫生院进行后续治疗。
虽然当地老百姓并不懂得“医共体”的真正含义,但能真切感受到“医共体”带来的明显的变化。“经常碰到来自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的专家查房、会诊,让我们心里更有底气了”“一些以前非要进城看的病,在分水也能医治了”“感觉诊断、检查、用药、住院等过程越来越规范”“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越来越好”……百姓的良好口碑是无价之宝。
职工体会: 像分院一样受重视
早在建立医共体之初,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张先祥院长就提出了“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两个一体化目标。“一年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各科室按照两个一体化要求,对我院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帮扶。”分水卫生院医务科陈富红说。
陈富红对“医共体”工作如数家珍。将医护质量纳入医共体统一管理体系,定期督导,医共体之间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打造互动共享的统一信息平台,建立危急重患者急救体系和放射远程会诊系统,建立心血管专科联盟,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开展“一对一”结对带教,建立“随到随学、全程免费”的人才进修培训机制,参加医共体心肺复苏大比武,赠送1台救护车、54张病床和40套候诊椅,等等不一而足。
据介绍,2018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督导分水卫生院医疗质量和管理5次,指导查房和开展讲座8次,卫生院医务人员参加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医管班培训87人次,参加心肺复苏、体检、影像学和心电图培训128人次,参加院感培训23人次、护理培训32人次。同时,全年放射远程会诊119人次,双向转诊102人次。去年4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选派专人常驻分水卫生院,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带到基层,延伸了护理内涵,提升了护理质量,获得了当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称赞。
“这一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医务部、护理部、感染管理科、信息科、心血管内科、放射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就像走亲串门一样,经常来到我院,帮助我们建章立制、指导技术、拓展业务、规范流程、改进服务,保障了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陈富红说,感觉我们就像他们的分院一样,如同一家人。
“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途径,目的是提升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分水卫生院院长谭俊说,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倾力帮扶下,2018年我们取得了重庆市“临床检验质量评价优秀单位”和“乡镇医疗机构质量评价优秀单位”两项荣誉,为今年基层医院等级评定奠定了基础。
今年1月11日,分水卫生院整体搬迁。“从新院规划、设计、布局、流程、管理等方方面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为我院提档升级倾注了大量心血,提供了无私帮助。”谭俊表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借助医共体的资源优势和联动效应,力争早日建成辐射范围更广、服务能力更强的区域性基层综合医院。
□记者 冉隆兵 特约通讯员 杨欣 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