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0 10:36:31 三峡传媒网
三峡水利大厦
三峡水利上市时情景
鱼背山电站
记者 李进发
在万州区高笋塘广场附近,有一栋20多层高的大厦,里面住着一家看似普通但却不平凡的企业,说它不平凡,因为它是万州区首家上市的企业。
万州区首家上市企业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它又是怎样成功上市的呢?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昨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敢于“吃螃蟹” 成为万州第一家上市企业
“三峡水利人不落人后的改革意识,为万州电力事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说起三峡水利的发展历程,见证过三峡水利上市,又曾在电力第一线工作的老员工刘彬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当年三峡水利在万州扮演了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角色。”
循着思绪,刘彬向记者讲述了三峡水利从发展到上市背后的故事。
三峡水利起源于1929年成立的万县市电业公司,至今已有近90年的产业发展历史。1941年,中国水电泰斗张光斗先生设计、建造了万县地区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瀼渡电厂,从此掀开了三峡水利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50至70年代,公司相继建立了沱口火电厂、东方红火电厂、长滩水电厂,形成了35千伏电压等级供电网络;90年代中期,建立了万利万忠110千伏线路和五桥110千伏变电站,结束了供区无110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
历史,总是赋予企业以变革的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1994年,经原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委批准,由原万县市电力总公司,小江电厂等企业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完成了公司股份制改造。经过三年的持续发展和筹备工作,在1997年的那个夏天,三峡水利迎来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时刻。当年的8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随着上市钟声的敲响,三峡水利成为万州区第一家上市企业和重庆市第一家电力上市公司。
“现场的人激动万分,后方的员工更是欢欣鼓舞。”作为三峡水利上市的见证者,刘彬至今回忆起当时公司上市的情景,仍然十分激动。刘彬说,上市成功的背后,经历了许多的艰辛与酸甜苦辣,至今不能忘记那些默默为当时公司上市付出艰辛努力的领导和员工。
“公司上市对万州经济发展有何影响?”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彬用“影响巨大”来回应。他说,企业上市前,公司的电力装机容量不足10万千瓦,当时万州面临电力供应形势紧张局面,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
上市后,公司打通了与资本市场相连接的融资渠道,为超常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的运作方式。上市募集的资金用于修建鱼背山电站、双河的电站扩建和赶场电站项目。鱼背山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成,有力支撑了公司电力主业的发展,提高了公司供电能力,装机容量一下子达到了15万千瓦,有效缓解了供区电力日益紧缺的局面,为推动万州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稳步向前进 助推万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无论是在璀璨的繁华都市,还是在宁静的山野乡间,到处都有三峡水利人爬深山、下峡谷,冒严寒斗酷暑的身影。
为夯实电力主业,提高自发电能力,从2007年开始,三峡水利启动了新一轮电源点建设,并不断完善电网结构。如今,三峡水利的水电总装机达26.98万千瓦,比上市初期的装机规模增长了近三倍,调节能力有效增强。目前,公司电网已形成以220千伏恒心变为枢纽,110千伏多环网运行的骨架网络,年售电量17亿千瓦时,电网最大可调出力80万千瓦,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电力负荷支撑点。同时,公司于2010年和2015年成功实施两次再融资,募集资金12.6亿元,为公司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公司总资产49亿元,比上市前增长了12倍;2017年净利润3.43亿元,比上市前增长了7倍;上缴税金1.16亿元,比上市前增长了8倍。
公司在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优化农村电网结构,努力提高供电质量,2014年公司与重庆电网实现三回110千伏线路联网运行,当年还成功落实农网改造“一省两贷”政策,现正在全面推进涉及43个乡镇、477个村社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目前已开工433个村社,完成408个村社改造;诚信经营,通过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诚信对待供应商、保障电网安全,在迎峰度夏及万州区的一些重大活动之中,多次出色完成了供电任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对口帮扶贫困村普子乡碗厂村和非贫困村土庙村的部分建卡贫困户。
岁月镕金,一次次的坚持和蜕变成就了今天的三峡水利,公司已连续十年入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样本公司”。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董事会制定的发展战略,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奋力前行,不断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推动万州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