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人才有“用武之地” 企业有“发展之源”

2024-6-4 09:22:00 来源:万州时报

万州职教中心学生参加企业实训。

首席记者 黄玉保 通讯员 王茜茜 文/图

六月的风,轻柔舒展;六月的山,绿意满坡。

6月3日,记者来到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时,工艺工程师张俊正在认真地对产线进行点检以及状态确认。

“在学校学的知识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五年前,张俊还只是一名青涩的大学生,因在公司的“传帮带”、“师徒帮教”等活动中表现突出,很快就受到重用并成长为技术骨干。

不仅仅是张俊。近几年来,我区聚焦以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全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目前,全区拥有高级工14839人、技师1900人、高级技师968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

人才真正有“用武之地”

“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技术骨干,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技能提升平台。”6月3日一大早,重庆欧利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谭万权来到公同,与同事们讨论优化义齿大数据库的相关技术细节。

谭万权大专毕业后到欧利美上班,得知公司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达成合作,成立了口腔数字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引入“深蓝教育计划”和“美艺工作室”,谭万权积极报名参加相关培训,通过设备、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经营理念的改变,将多学科结合,品质、服务、技术支持、AI产业融为一体,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目前已实训百余人,其中大部分留在企业工作,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企业发展‘添油加力’。”欧利美项目总经理王龙告诉记者,得益于下大力气实施职工业务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公司建立了5个技术团队和一个研发团队,并于2021年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我区是重庆市两大职教中心之一,现有大学、高职院校8所,中职学校11所,在读学生超过13万人,每年有近4万名中高职毕业生。

为让人才真正有“用武之地”,我区精准围绕区域产业需求,推行“引企入校、引产入校、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试点,将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与在万高校、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目前已成功促成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重庆市龙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江东机械有限公司、重庆欧利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163家企业与万州中、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同时,中职学校对接企业需求,精准送工4300余人,培训企业职工5700余人次。

匠人匠心

企业发展有“源头活水”

“创新的种子落入深耕过的沃土,正在成长壮大。”重庆大全泰来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的王清华告诉记者。一年前,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公司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成果显著。先后研发出高频变压器及单晶电源、一种多晶硅还原炉及高压启动系统、一种电容保护电路及变换器等专利产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半年以后。

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产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产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近五年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4.58亿元,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为重点,以素能培育匠人匠心,着力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让企业发展有“源头活水”。

目前,全区创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逐步形成劳模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产业工人踊跃参与、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单位企业增产增效的生动局面。

延伸阅读:
  1. 2024年06月04日
    人才有“用武之地” 企业有“发展之源”
  2. 2024年06月04日
    2024年万州区农村实用人才 女带头人培训班圆满
  3. 2024年05月17日
    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重庆市选拔赛暨第八
  4. 2024年04月23日
    为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进一步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轩啸之家。

Copyright © 2012-2023 轩啸之家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