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1 10:04:23 来源:万州时报
记者 应凤林
日前,2024年第一季度重庆农业农村经济赛马比拼榜单出炉。数据显示,万州区荣获综合比拼榜第一名,七大单项指标中,“粮食生产”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列第一。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全区农业稳步增长,生产结构愈加优化。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支撑有哪些?万州农业经济缘何多年实现首季“开门红”?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今年,我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扭住以粮食生产为重心的农业生产、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着力夯基础、稳产能、防风险、增活力,交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优异答卷。
“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
阡陌相通,绿意盎然,在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地平整、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路通畅。
“去年,我们在1000亩高标准农田上配套建设产业便道5公里、灌溉沟渠7公里、山坪塘10口,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耕作质量。”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党支部书记扶江仕介绍,“眼下天气晴好,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移栽秧苗。”
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实现夏粮丰收对于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稳定物价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万州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建设农业强区为目标,聚焦种子和耕地两大要害,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了粮食丰收。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截至去年底,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66.96万亩,2024年建设任务已下达3.3万亩,目前一季度已建成4.37万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田间道路通畅率达到90%,机耕机收率达到80%以上;昔日的低产田、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生态田,项目区亩均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约15%,产量提高了约10%。
“米袋子”“菜篮子”产品关系千家万户。
2月是榨菜收获的季节。龙沙镇地处万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依托榨菜产业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订单种植优质榨菜8000余亩,年产量逾1.6万吨、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带动甘宁、响水、郭村等发展榨菜产业,并就近回收加工生产。
一季度,全区近25万亩榨菜丰收,总产量突破50万吨,带动蔬菜产量达到64.1万吨、增长4.4%。同时,在川渝地区榨菜产区普遍丰产、收购均价下跌的情况下,通过大力推行订单蔬菜和保底收购模式,我区榨菜销售顺畅,地头收购价稳定在660~700元/吨,有效保障了农户种植收益。
科技助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进入五月,在龙沙镇何院村,一家农业公司利用冬闲田栽种的小麦迎来成熟收获季,麦收后就立即栽种水稻。由于采用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稻麦轮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农田的利用价值,增加了粮食产量。
“今年我们引进种植大户在龙沙镇,集中规模连片实施稻麦轮作400余亩。目前小麦即将收获,预计亩产量达到400公斤左右,预计亩产值1200元,实现了‘一田双收’。”万州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主任周伟介绍。
为实现“一年种两季”“一田能双收”的粮油产业发展目标,万州农业部门在龙沙、甘宁等镇乡推广实施“稻麦轮作”“稻油轮作”生产模式,通过良种良法和高产示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今年全区完成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27万亩,同比增长4.5%,增量居全市第一。其中,油菜播种面积12.9万亩,增长7.6%。
在甘宁镇冠丰村“稻油轮作”示范片,500亩油菜丰收在望。
“这片油菜的品种是‘庆油3号’,我们经过初步的理论测产,亩产可以达到180公斤左右,较去年增长5%。”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丹丹介绍。
眼下,全区水稻生产全面进入秧苗栽插时节,广大种植业主和农户在各地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严格落实技术规程,采用机械和人工栽插的方式,确保满栽满插。今年全区播种水稻面积约47万亩左右、玉米31万亩。
重庆田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陈治云看着眼前连绵成片的水田,感慨万千。“现在这个新型插秧机比较轻便灵活,山区的大田小田都可以去,一天正常工作的话,可以插秧20多亩,比人工插秧节省开支约2000多元。”他说,目前公司正依托先进的农机装备和生产技术,在龙沙镇黄金村、何院村和彭家村种植水稻1000亩。
据了解,今年我区将在原有农机购置费补贴的基础上,加大补贴力度,提高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力争2024年全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58%以上。
“真金白银”助农增收势头强劲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区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09元,增速7.3%。
春节前后正值万州玫瑰香橙成熟上市的时节,果园里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果香悠悠飘散风中,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在甘宁、龙沙、溪口等乡镇,随处可见忙着采收、销售玫瑰香橙的农户。一季度玫瑰香橙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各地果园也逐渐进入盛产期,玫瑰香橙增产1.28万吨、红桔增产0.28万吨、杂柑增产0.04万吨,带动水果总体产量增长7.5%。
随着玫瑰香橙等三峡柑橘的上市,第六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在今年1月开始。借着交易会的东风,我区持续大力推进玫瑰香橙的销售,已经成功举办了玫瑰香橙走进成都推介会、玫瑰香橙走进长春推介会,让玫瑰香橙卖得更远更好,达成意向签约累计2万吨。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拉动内需、促进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措施。为鼓励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我区加大支农投入,种植户可以享受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轮作补贴等数项惠农补贴,全部通过“一折通”形式一次性发放,发放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涉粮补贴真正用于种粮农民。
“真金白银”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区出台农机购置“再补贴”政策,全区20户购买大型农机的种粮大户除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外,额外享受“再补贴”219万元;对新建农机库房等配套设施的,纳入设施农业补助范围,按总投资的49%予以补贴;落实衔接资金300万元,对新流转耕地50亩以上种粮大户,除享受种粮大户的补助政策外,按100元/亩一次性奖补;全区2.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200元/亩)、2万亩油菜高产示范补贴(200元/亩),均优先向种粮大户倾斜。
鼓励脱贫户在本户土地不撂荒的前提下,在他人撂荒地上种植粮油,每亩补助500元,最高补助不超过3亩(1500元),累计兑现资金19.45万元。
销售方面,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进5家市场主体,签订“三峡贡米”“三峡稻鱼米”订单1万亩,对“粮田”轮作发展的蔬菜、中药材等签订订单2.5万亩。发挥“万州烤鱼”产业链优势,成立稻田鱼销售配送公司,对使用稻田鱼的烤鱼店、烤鱼加工厂给予补助,预计全年奖补50万元。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3%,折射了“三农”工作一季度的良好开局,为做好全年“三农”工作打下了基础,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强区建设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