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3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茨竹乡前堰村时,村民李昌明正戴着斗笠在板栗园掏水沟。

2024-3-21 09:43:40 来源:万州时报

科技人员将板栗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记者 黄玉保 通讯员 颜豪 文/图

细雨蒙蒙,山色如黛,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在山峰间拐来拐去,眼前、山脚下、溪沟旁、房屋边,漫山遍野成排的板栗树在雨雾中尽情地舒展着枝桠,绽放的新芽缀满枝头,如繁星点点,与山林间若隐若现的青瓦白墙交织成一幅和谐优美的画卷。3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茨竹乡前堰村时,村民李昌明正戴着斗笠在板栗园掏水沟。

“以前,这些板栗树大家都没当回事。没想到,现在成了真正的‘摇钱树’喔。”李昌明乐呵呵地说。4年前,他种植的4亩板栗经过山东和万州区林科所的专家联手进行改造后,平均亩产增产3倍,每年给他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得从6年前说起。

科技人员“把脉问诊”

“记得当时正是10月初,本是板栗成熟的季节,俗话说8月的梨子,9月的楂,10月的板栗笑哈哈,可前堰村的板栗林却是杂草疯长,枝头上零零星星挂着的板栗又干又瘪,一阵山风吹过,发黄的树叶在空中飞舞,扎得人眼睛生痛。”前堰村村支书伍治勇介绍,2018年,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万州区林科所研究员李永明、余畅等人到前堰村开展果树种植技术培训,坐在田坎上,伍治勇向专家诉苦:2015年,前堰村规划栽植了2000亩板栗,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板栗树从栽下后一直开花少,不仅坐果率低,而且果实品质低劣,高峰时亩产也没超过50公斤,时间一长,村民也就不当回事儿了,一些村民甚至将已经成林的板栗树砍掉当柴禾,村里正计划淘汰原有的板栗品种,重新栽植其它果树。

“如果找到低产低效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改造,这样比重新规划栽植果树成本要低很多,见效也快。”随后,李永明等人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把脉问诊”。经过调查发现,前堰村的气候、土质均适合板栗生长,造成板栗低产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品种不纯、适应性差,加上管理不当,树势早衰,“小老头树”、弱树、病树所占比重较大等。

鲁渝协作结硕果

“沾了专家的光,手把手地教我们嫁接、修枝、整形、施肥等。”李昌明告诉记者,一直到现在,他与万州区林科所和山东的专家还保持着联系,技术上有了难题也会打电话向他们请教,有求必应。如今,李昌明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板栗种植“土专家”。

据了解,2018年年底,我区正式启动“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集成创新示范”项目,在前堰村选择20亩板栗林作为试验示范点,充分利用渝鲁协作的契机,从山东邀请沈广宁、田寿乐、相昆等板栗权威专家来万提供技术支持,与万州区林科所的专家一道,实现高科技与田间的无缝“对接”,先后通过理论授课、疑难问题交流等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与配套技术研究,举办技术培训班4次,累计培训“土专家”200余人次,发放板栗生产技术手册500余份。

同时,开展产学研合作,启动实施“万州区板栗适应性品种集成推广示范”“板栗优新品种引进筛选与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等鲁渝科技协作项目4个,引进筛选“桂花栗”“鲁栗2号”等优良品种4个。

“目前,专家运用‘低位截干嫁接换优’等技术,在前堰村建成桂花栗品种推广示范点4个共200亩,亩产板栗150公斤左右,是改造前的3倍。目前部分已进入盛果期,亩产值达1500元以上,预计2025年年底前全村低效板栗林改造全部完成,届时将带动上百户村民家门口增收,为前堰村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伍治勇乐呵呵地说。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堰村“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集成创新示范”项目的成功,为全区板栗林提质增效提供了示范样板和经验借鉴,采用这项创新技术,对我区现有的3.5万亩低产低效板栗林进行改造,将提升板栗集约经营水平,提高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达到盛产期板栗亩产量增幅20%以上、亩产值达1500元以上,真正实现树绿山头果富百姓。

延伸阅读:
  1. 2024年03月21日
    3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茨竹乡前堰村时,村民李昌
  2. 2024年03月19日
    近日,茨竹乡联合重庆利民防火宣传培训中心,为乡属
  3. 2024年03月12日
    3月11日,茨竹乡党委、政府、武装部相关人员一行
  4. 2024年03月09日
    3月8日,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组织女民警、女辅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轩啸之家。

Copyright © 2012-2023 轩啸之家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