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9:31:27 来源:三峡都市报
▲法官察看房屋界限。
本报讯 (记者 向贵平 通讯员 杨自意 田林燕 文/图)“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退……”昨日,记者从市二中法院获悉,辖区忠县法院法官在一起争夺宅基地纠纷当事人的家门口,讲“三尺巷”的故事,引用当地流传的《劝和谣》,让一对曾经反目的邻里解开心结、握手言和。
据了解,原告袁某和被告李某本是生活了几十年的邻居,双方向来和睦。早些年,袁某在自家房屋右侧利用悬空楼梯与地面之间的空间,砌起一面挡墙,用于养殖家禽。今年3月,李某在重建房屋时,因自家宅基地面积有限,便擅自拆除袁某家挡墙,占用其部分土地修建通道。这下,袁某不干了。
事情闹到当地派出所,经调解,李某承诺重建其损坏的挡墙,袁某也主动让出45厘米,用于李某修建通道。然而,修建挡墙过程中,袁某认为通道的宽度超过了45厘米,双方矛盾再次升级。经多次协商未果,袁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李某恢复挡墙原状。
法官方鸿雁收到案件材料后,依法组织开庭审理。庭审中,双方对占地界限发生较大争执。为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方鸿雁决定休庭,带领办案团队上门勘验,并寻找调解契机。当天,方鸿雁向当地派出所、村委会详细了解纠纷缘由,现场察看房屋界限、围墙拆建、土地占用等情况,认真做好勘验笔录,依法查明了李某越界占地的侵权事实。
“纠纷易解,但心结难解。”根据查明的事实,方鸿雁认为可依法作出裁判,但又考虑到若机械地作出裁判,不仅不利于实质化解矛盾,还难以修复破损的邻里关系,她遂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组织双方调解。
“李大爷,根据法律规定,你擅自越界占地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这确实是你的不对。”“此通道是被告家后门的必经之路,如果恢复挡墙原状,既费时费力,也不利于保护双方的相邻权。‘三尺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都是乡里乡亲的,咱们要互相理解、彼此体谅。”调解中,方鸿雁与村委干部一道,结合《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引用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劝和谣》相关内容,从方便生产生活、平衡各方利益等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妥善解决纷争。
通过一番耐心的释法说理,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袁某同意李某占用60厘米宽的土地修建通道,李某根据袁某的要求修复挡墙。
调解现场,双方握手言和,紧张了大半年的邻里关系终于得到缓和,二人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