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7 11:00:21 三峡讯
被高温拥抱的这几天
阳光透过葱郁的树林
洒下一地热浪
这样的“秋老虎”你怕了吗?
今日
小编带各位亲亲去
明月山·百里竹海景区腹心的
竹山镇猎神村避暑
于心静处觅一份悠然自得
你一定会爱上这浓浓的湿地味道!
这里
乡村小微湿地群落波光粼粼
放眼望去
其间生长的各种经济水生蔬菜
和水生花卉色泽艳丽
?竹山镇场镇小微湿地,风景如画。
一条小溪贯穿整个村落
溪水旁生长着各类花草和树木
随处可闻鸟儿嬉戏啼叫
可见美丽如画风景
?小微湿地群落波光粼粼,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抓示范带动
构建乡村小微湿地有机体
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致力于城市湿地连绵体、乡村小微湿地建设探索,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小微湿地、稻田湿地。猎神村便是梁平区乡村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探索的示范地之一。
竹山镇场镇小微湿地,荷花绽放。
在猎神村的50亩沟谷小微稻田湿地中,梁平区林业局、竹山镇等相关单位联合对其进行了湿地生态修复,恢复了其山地立体梯级小微湿地景观,种植了莼菜、慈姑、菱角、空心菜、水芹菜等10多种水生经济作物,已成为了猎神村的特色湿地生态产业。
猎神村的小溪沟沿岸,过去是直立式陡岸的生硬渠道,通过小微湿地理念和技术引领的生态修复,还栽种了悬垂型植物蔷薇、月季和一些水生植物。如今已形成柔化水岸,呈现出山地立体小微湿地景观,从前的小溪沟成为了生态秀美的乡村溪流。这也对小微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在生态保护、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也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竹海小镇。
在当地,还有以乡村小微湿地建设和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梦溪湉园民宿+梯塘小微湿地示范项目,带动了全区“湿地+民宿”建设模式的推行;以竹山镇场镇小微湿地为示范,采用“湿地+环境治理”的模式,对农田尾水生态净化、雨洪管理、污染控制、水源涵养,将推动全区有序构建乡村小微湿地有机体;场镇生活污水得到了净化,又为场镇居民提供了湿地生态休闲的场所。
梦溪湉园民宿。
聚力打造乡村小微湿地
梁平区聚力打造乡村湿地、乡村小微湿地,以境内72万亩稻田湿地景观建设为主体,以浅丘地带中的沟、塘、渠、堰、井、泉、溪、田等小微湿地为辅助,实施“湿地+稻田”“湿地+特色产业”“湿地+环境治理”,共建设乡村小微湿地建设项目3530余个,构建了乡村雨洪管理、污染控制、水源涵养、环境优化、生境保育和庭院经济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小微湿地有机体。
藕稻各占三分秋。
此外,梁平区还以生态化湿地景观为主,推进湿地民宿、小微湿地博物馆、万石耕春、双桂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湿地项目建设,实现湿地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的有机融合。乡村小微湿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动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
据梁平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全域湿地理念的推广,梁平区在建设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彰显特色,持续开展乡村小微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设。
位于安胜镇龙印村的双桂田园·万石耕春景区,目前正在打造全市首个稻田湿地公园。打造过程中,梁平区在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保持稻田小微湿地原始风貌、留住乡愁记忆的基础上,还充分发挥稻田小微湿地的生态功能,让其成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双桂田园·万石耕春秋收图。
同时,梁平区还结合龙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试点,实施“湿地+尾水治理”,统筹农村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工程,建成了一批污水治理小微湿地公园。
游客正在龙溪河公园游玩。
“梁平区‘湿地+’生态建设保护模式有力,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让乡村小微湿地建设释放更多生态红利,切实转变为生态效益,促进湿地建设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脱贫攻坚等深度融合。”梁平区林业局局长陈世康表示。
下一步
梁平将进一步践行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继续开展乡村小微湿地先行先试
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体验活动
提高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同时到其他地方学习湿地建设经验
更好地为梁平区湿地建设贡献力量
共同绘就一幅
“山水林田湖草城”的湿地生态画卷
进一步助力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美丽的梁平期待着你的到来!
梁平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张常伟
部分图片来自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