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小康的父亲康学良是名扶贫干部,2019年1月,由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派驻白土镇大林村担任第一书记。

2021-2-23 20:20:46 看万州

“从城里学校转学到乡下,我教书这么多年头一回见。” 说起班上新来的3岁学生小康,白土镇谭家村幼儿园教师杜兵珍坦言当时挺意外。

小康的父亲康学良是名扶贫干部,2019年1月,由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派驻白土镇大林村担任第一书记。

大林村距城区100多公里,村里2831口人,位置偏远,脱贫任务艰巨。康学良参加工作8年,虽是第一次到基层扶贫,但得益于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以及背后强大的学校农技专家团队,带动村民脱贫增收,康学良有底气,也有法子,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家庭。

两个儿子,一个刚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一个刚生下来不久,过去岳父岳母帮着带,康学良尚能一心扑在工作上。但去年岳父身体不好,岳母跟着他一同返回老家,照看两个孩子的担子一下落到了康学良和妻子刘鑫的身上,刘鑫在医院上班,工作也忙,压力不小。

无奈之下,2020年初,康学良从四川老家请来了60多岁的父亲康三军帮忙照看俩孩子,换尿不湿、兑奶粉、做饭、换衣服……一天下来,一些看似简单的活儿让老人家手忙脚乱,时常连自己的饭都顾不上吃。此时,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作为村第一书记的康学良,即便心里急,但手头的工作实在放不下,容不得他抽身回家。

面对家庭和工作,于心不忍的康学良权衡再三,提出能不能把大儿子小康带到村里读书,让屋里的压力轻一些。

不行!妻子当即反对,主要怕影响丈夫扶贫,可架不住康学良反复做工作劝说,勉强答应把大儿子送到大林村试试,不行就赶紧接回来。2020年4月开学后,小康从万州城里来到大林村,就读于白土镇谭家村幼儿园。

此时只有3岁多的小康,第一次与妈妈弟弟分开,来到陌生的地方。刚来那段时间,小康很不习惯,除了自己爸爸,一个人也不认识,可怜巴巴地想回家,康学良一时犯了难。

最难的就是照顾小康的生活起居,“大人嘛,饱一顿饿一顿尚能凑合,儿子正是长身体,也不能缺了营养。”康学良说,自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变着花样做美食,为了保证儿子充足的营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喝牛奶,多吃鸡蛋。

除了生活还有安全。去年五月的一天,滂沱大雨冲毁了大林村不少路段,阻断了交通,傍晚时分,镇里突然打来电话要各驻村工作队去镇里一同完善档案资料,接到通知的康学良带上儿子,大路不通就走小路,踏着泥泞的小路,晚上七点终于赶到镇办公室。开会、整理资料……一直忙到晚上11点过,康学良缓过神来,发现小康已经在旁边的沙发上睡着了。

日升日落,在村里大半年过去后,小康从那个爱哭的孩子,变成了爱笑的小男孩,父亲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在前面走,小康就在后面跑,村民们看到了笑称小康成了扶贫路上的一个“小尾巴”,黑黑的小脸蛋,与村里的孩子没什么不同;康学良则依旧拼命三郎般地工作,与当地村民打成了一片,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力以赴。

2020年,大林村已脱贫128户39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015年已实现“村出列”目标。如今的大林村,白墙黛瓦的小洋楼林立、新修的快速通道直抵村头,从村里到万州城只需80分钟车程;高山“稻+鱼”、李子、烟叶、茶叶等产业遍地开花,一条“鱼米之乡、和美白土”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小山村徐徐铺就。

在脱贫攻坚交卷时,康学良选择了继续留任,他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按照这一要求,不停息、不放松,继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小康又跟着父亲来到大林村,初春的暖阳下,父子俩席地而坐,笑容拂面,自拍一张,发到朋友圈并配文,“小康路上有小康,小康陪伴心不慌。”

延伸阅读:
  1. 2021年04月20日
    【同心奔小康】陈平:28年厚积薄发 科技创新成就
  2. 2021年04月19日
    【同心奔小康】长安跨越:紧跟市场需求服务城镇物流
  3. 2021年04月17日
    【同心奔小康】施耐德电工员工:与企业共成长共发展
  4. 2021年04月06日
    【同心奔小康】高校“下乡”:乡村人才困局的破题之
我来说两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9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