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中星: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医生

2020-8-20 8:52:50 三峡都市报

工作中的张中星

医师档案

姓名:张中星

年龄:32岁

职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因看着父亲常常被病痛折磨,懂事的张中星从小便立志要学医,帮助家人和更多的人远离疾病。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临床医学。2011年从医至今,张中星也一直坚持着初心,坚定着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医生。

张中星曾接诊一位80多岁的慢阻肺患者,由于家庭矛盾,老人发病后不仅常常独自一人来就医,就连医药费也成了难题。张中星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立即在科室发起了捐款,随后又多次给她捐赠了牛奶、水果、大米等物品,平常查房、诊疗的过程中也会多和她说上几句话,关心她的生活。一次,老人因病情再次加重住进了医院,但她拿不出钱交付医疗费,张中星得知后二话不说,为她垫付了1000多元。

工作中的张中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逆行而上,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医生,张中星一直在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医院也任命他为新冠肺炎院内专家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张中星立即组织人员进一步规范发热门诊、就医流程,组建发热病区以及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原本打算回广安老家过年的他,除夕晚上忙到凌晨0点38分才离开医院。1月25日起,更是24小时吃住在医院,不仅承担医院三个发热病区的查房、急诊患者的诊治等工作,还要对医共体及诊所、社区的疑似患者进行筛选、指导。每天电话、微信、网络会诊特别多,平均每天通话记录都在100多次以上,每天休息大概3-4小时。直到疫情缓解,一共在医院住了50余天。

疫情发生后,每天接诊的发热患者数量剧增。如何在这些病人中快速甄别、不漏诊,对医护人员是一个考验。为了不漏掉一个疑似患者,张中星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加强学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了解最新医疗动态;一边在诊疗过程中,反复查看每一个病人的检查结果,询问流行病史,碰到拿不准的与院内专家一起讨论。最终实现了无一漏诊、无院内感染。

除此之外,面对未知的恐惧,许多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情绪很不稳定,张中星每天都对他们进行开导交流。一位40多岁的患者因感染上新冠肺炎,心态一度崩溃。从她发病、疑似、确诊、治疗到康复过程,张中星不断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她度过那段难熬的日子。患者康复后也第一时间给张中星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回首那段难忘的抗疫经历,张中星坦言:面对病毒,他也曾害怕,也感觉压力特别大,尤其是还要负责发热门诊疑似患者的筛选,一旦判断失误,那后果将会很严重。但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就不去做。关键时刻,如果他退缩了,那对患者、团队、医院都是不负责任的。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

医师感言

从医的这条路上,会碰到很多困难、委屈以及不被理解,我能做的唯有坚定信念,保持初心,坚持做正确的事。相信只要做好了医生的本职工作,最后患者、同事、家人都会理解。

记者 辛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延伸阅读:
  1. 2021年05月08日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2. 2021年05月08日
    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携手共促高水平医教协同育
  3. 2021年05月07日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期专
  4. 2021年05月07日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北京国康健康服务研究院
我来说两句...

万州最新资讯,尽在精品万州。

Copyright © 2012-2019 精品万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