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6 9:13:32 三峡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周志华 通讯员 王于丹)日前,万州区检察院召开了一场不起诉公开宣告会,对涉嫌盗窃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并为其家长“私人订制”一堂亲职教育课,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中的误区,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现依法对你作出不起诉决定。”当天下午2点半,在该院未检办案区内,检察官尹浩和检察官助理罗娓正对小冬(化名)和小宏(化名)宣读不起诉决定书。
原来,小冬和小宏是一起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年仅17岁。2019年9月,两人伙同他人从梁平来到万州实施盗窃,将一辆停放在路边的摩托车盗走。几人将该车骑行几公里后,因车辆发生故障遂将其丢弃,后公安机关将车辆扣押并发还给被害人。经鉴定,该车辆价值3319元。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万州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通过阅卷、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认真审查其社会调查报告,并来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里开展“家访”后发现,小冬和小宏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未来缺乏规划,法治意识淡薄,结交了鱼龙混杂的社会朋友,加上家庭教育引导不当,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考虑到二人犯罪情节轻微,具有未成年人、自首的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自愿认罪认罚,并及时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区检察院对小冬和小宏作出不起诉决定。
同时,本案中,另一参与盗窃的涉案人员小凌(化名)因未满十六周岁,未达到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当天,区检察院也邀请小凌的妈妈到现场参加不起诉公开宣告会,并由司法社工对小凌的妈妈开展心理测评。
宣告会结束后,检察官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临界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播放了一段法治教育视频,并带来一堂“私人定制”的亲职教育课程。家长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讲述其在亲子相处中存在的困难。检察官为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并为各位家长提供许多增强与孩子沟通的“小妙招”,家长们表示收获良多。
据悉,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有效预防其再犯罪,区检察院积极探索亲职教育机制,出台了《万州区人民检察院亲职教育实施意见(试行)》,通过检校合作的方式建立亲职教育基地,对因监护不当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父母开展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实现“靶向定位式”家庭干预,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中的误区,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截至目前,已有59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近4000名学生家长参加该院组织的亲职教育。同时,对27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个案帮教中均纳入亲职教育,其中12人顺利就业回归社会,有6人成功升学,参与亲职教育的被帮教人员再犯罪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