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9 16:26:22 万州龙驹镇政府
发展特色产业,
重在持续,
重在规模,
重在扶持。
为此,我们将陆续推出
“打好深度脱贫攻坚战,龙驹再行动”系列。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推出第十五期:
回乡发展产业,带动乡亲脱贫
看宏福村黑木耳种植大户马书田
是如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
村民正在黑木耳基地务工
运送菌棒、打孔、定植……近段时间,龙驹镇宏福村黑木耳基地里一片忙碌,白花花的菌棒大片大片整齐排列着,蔚为壮观。先前栽培的菌棒上,已经开始长出木耳,让人看到丰收的希望。
在人群中劳作的胡正秀已年近七旬,但动作麻利。“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还能在家门口挣钱,非常高兴。”老人面带笑容,“工资是50元一天,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钱的收入,这个产业确实帮助我们脱了贫,增了收。”
宏福村的黑木耳种植大户名叫马书田,他早些年带领乡亲在外地务工。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受邀回到村里发展产业,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经过考察,马书田流转土地决定发展黑木耳,首批流转土地20亩,让贫困群众就近到基地务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2016年7月份,马书田的黑木耳基地正式投产了,主要是外销,供不应求。
两年的发展,马书田的黑木耳基地已经扩大到70亩,建了厂房3000多平方米,以本地特产的青?树为主要材料,种植纯天然黑木耳,种植规模达50万棒,年产量达30吨。
“每天都有工人在基地务工,常态化务工的大概有70人,基地建立以来吸纳带动贫困户、留守老人及妇女务工有6000人次。”马书田的妻子程晓健说,基地给村里的贫困户和不能出门务工群体提供了机会,基地发展了,村民也增加了收入,对脱贫攻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和妻子都在这个基地务工,每月有3000元收入,还有土地流转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在基地务工的程地庚说,他家有孩子在上大学,属于因学致贫,有了这笔务工收入,孩子读书的花销就有来源了,心里很踏实。
因年龄较大不能出门务工的程地秀、因学致贫的王昌全……整个基地中,贫困户务工的有10多户。有了这笔收入,大家都能脱贫越线,日子越过越好。
“作为一个宏福村人,能为村里的脱贫攻坚作出一定的贡献,心里也很高兴。”马书田说,今后还将继续扩大基地规模,吸纳更多村民就业,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乡亲脱贫奔小康。
乡村产业不断升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农民自己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不断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此良性循环,才能使全国庞大的贫困村永远的退出历史舞台,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根本上步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