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记者从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法院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6年以来,该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2016年受理293件,审结285件;2017年受理289件,审结269件;2018年1-10月受理426件,审结346件。
据了解,市二中法院辖区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主要以传统的著作权、商标权侵权案件居多,新类型案件较少。辖区内部分KTV经营者缺乏版权意识,随意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音乐电视作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自2016年以来,以KTV经营者为被告的知识产权纠纷每年维持在200件以上,占同期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总数60%以上。由于部分小型零售业者缺乏商标意识,对进货渠道把控不严,引发的商标侵权纠纷逐年上涨,2016年17件,今年1-10月已达57件,包括对“小米”电子产品、“六神”花露水、“六个核桃”饮品、“暴龙”眼镜等知名商标的侵权案件。此外,部分经营者和个人版权意识不强,在互联网、微信等平台上随意使用、传播他人作品,引发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也呈大幅增涨态势。2016年7件,2017年1件,今年1-10月已达到54件。
为有效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市二中法院组建了由3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审理辖区内的知识产权案件。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庭前会商促调机制,通过在开庭前组织双方当事人参加庭前会议,宣讲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件通常的争议焦点、裁判规则和裁判结果等等,促使当事人充分认识自己的侵权行为及责任后果,提出双方和解方案。庭前会商机制促进了大量KTV侵权和商标侵权系列案件在开庭前即达成了和解协议,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金钱等诉讼成本,也节省了法院的诉讼资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开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于2018年开始启用版权纠纷行政调解平台,委托当地文化行政执法部门多方调解处理侵权纠纷。该平台启用后,2018年KTV经营者侵犯著作权案件调解、撤诉率达80%以上,效果良好。同时,坚持以案释法,以鲜活的案例展示知识产权纠纷及裁判规则,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大多数KTV经营者已与音集协等权利人达成协议,获得授权许可,合法经营意识得以增强,零售业从业者普遍增强了商标法律意识,销售侵权商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