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塑泥人、弹棉花...这些老万县记忆,你还记得多少?
2018-06-20 17:30:18  来源:平湖万州

古郡万州,始建于汉,
兴盛于唐,鼎盛于清,
因“万川毕汇”,
“万商云集”而得名。
在这方山川如画,人杰地灵,
文化厚重的土地上,
孕育出了
丰厚璀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并代代相传。


在这里,
不但有保存完好的宋蒙战争遗址天生古城、
古朴厚重的白岩题刻等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世代传承的川东竹琴、根雕、
榨油、美食等传统技艺。
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起万州特有的人文底蕴
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
不但有保存完好的宋蒙战争遗址天生古城、
古朴厚重的白岩题刻等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世代传承的川东竹琴、根雕、
榨油、美食等传统技艺。
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起万州特有的人文底蕴
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为展示、保护、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推动校地合作和产学研结合,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联合区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新三峡系列微纪录片——《留住手艺》。该系列纪录片旨在集学术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融传统性与普及性于一炉,让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深入人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保护、传承和发展。

那么重点来了:
这么精彩的节目到底在哪看呢?
☟☟☟☟☟
新三峡系列微纪录片——《留住手艺》6月19日至7月30日期间将在本台《纪录》栏目中播出。同时,在本台《白岩夜话》栏目展播优秀微视频学生系列作品,欢迎收看。
播出时间:
《纪录》
三峡移民频道
周二   19:30(首播)
周三   16:37
周四   19:30
次周一 16:37
万州综合频道
周二   20:10
周三   17:15
周六   11:00
周日   23:55
次周一 17:15
《白岩夜话》
三峡移民频道
周一   19:30(首播)
周二   16:37
周五   16:37   19:30
万州综合频道
周一   20:10
周二   17:15
周五   17:18
周日   11:00

快来看看有哪些精彩的节目~
《单弦竖琴弹成棉》
My monochord harp playing a cotton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我国至迟在元代即有此业,时至今日仍有操此行业者。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弹棉花手艺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弹花机的出现让弹棉花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弯弓、磨盘、弹花锤等弹棉花器械开始淡出弹花匠的视线。在万州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刘弹匠与妻子仍用传统的纯手工制作方法延续着弹棉花的传承。一个弹匠就是一个艺术家,每一个朴实无华的动作,都有说不出的美感;弹匠所奏响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舞台上那些极具灵魂的艺术元素!


《泥塑匠心》
The clay sculpture originality
在万州,泥塑所在的地理位置主要在万州老城,泥塑艺人多数窝居老城的小巷深处。万州的泥塑有大件和小件之分。大件主要是雕塑牌楼浮雕、花卉浮雕、佛像、菩萨类,多用于寺庙。小件主要是捏制泥人、走兽、家禽、瓜果类,多用于民间寻常百姓把玩鉴赏。到明清时期,小件泥塑(粉彩)作品尤为走俏,鼎盛时期,万州老城的泥塑艺人竞多达100余人,小件作品当时在万州还有专门销售的市场,如当铺巷、豆芽棚、南津街就有很多摊位营销小件泥塑(粉彩)作品。有时也把摊位摆到长江边的客货码头,招揽更好的生意。泥塑艺人虽有较好的手艺,但生活质量不高,因为购买泥塑作品的都是大户人家,客源不多,老百姓一般不买。加之艺人多,作品就多,常常有艺人一天卖不出一件作品,而导致家里断炊。到民国时期,泥塑艺人还被视作“泥巴乞丐”“下九流”,生活特别艰难,生存环境恶劣,致使万州的泥塑这一传统技艺日渐衰落,残存的少数艺人也忙于改行,去干其它营生。万州解放后,泥塑技艺濒临消亡,但程启燊老人仍在闲暇之余泥巴捏手枪、捏泥人,捏小车、猫、狗、观音、弥勒佛等小件作品挣些小钱补贴家用,渐渐地,程启燊的泥塑技艺走向成熟,为一些单位塑艺术人像,制作盆景,还给一些寺庙塑菩萨。迄今己完成泥塑作品逾1000件。

《老木根艺情》
The old wood exhibition
万州依山傍水,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万州特色的民间工艺,其中根雕艺术尤为突出。万州根雕主要是用三峡库区丰富的植物树根加工而成,主要形式有原生态根雕、漏空根雕、象形根雕、人物根雕、动物根雕等。按题材分类主要有艺术拐杖、风景花卉、神仙佛像、十二生肖、节令习俗、风趣幽默等,堪称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2014年,万州根雕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万州枇杷坪社区的一个小院里, “中华巨龙”、 “巴图白虎”、“三峡剑神”、“抱鹅小孩”……一件件根雕作品野趣横溢、栩栩如生。年过七旬的牟芝松正拿着铁针专心地打磨着怀中的根雕。这位古稀老人默默置身根艺创作60年,用对艺术的热情和执着,赋予一块块树根不一样的灵韵和生命。作为万州根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牟芝松,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根雕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一滴油的颂歌》
Ode to a drop of oil
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小镇里,有这样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榨油,以及传统民歌——榨油号子,仍然被人们传承着。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传统的榨油手艺,也几乎听不到响亮的榨油号子传遍大街小巷了。然而,75岁的杨应江老人和喻成万老人以及76岁的榨油师傅骆永贵,作为传统榨油号子的传承人,一直传承着。



《川东竹琴》
East sichuan bamboo piano
竹琴,巴蜀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上世纪60年代末期,重庆三峡曲艺团对竹琴实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与改革,改传统坐唱为站唱和走唱,加入乐队伴奏,在唱腔上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使演员能在舞台上尽情地利用形体动作进行表演,更加形象具体,主动传神,各种灵活、传神、边唱边做的动作使整个竹琴演唱更加优美与动听,因而自成一派,形成了独特的川东风格,被行内人士称为“川东派竹琴”,即“四川竹琴”。本片讲述了四川竹琴国家级传承人刘国福先生与竹琴的一生。从小担起养家重担,结缘恩师,坚持学琴,为乡亲献唱不收钱只为吃一碗饭,一人一琴走江湖,一情一义留心中。袍哥文化作为典型码头文化产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盛行,许多码头上的劳动者每天都来听他弹琴,他们虽不识字,但对于唱本的每个词、每句话都熟记于心。一琴一嗓,唱出千军万马,唱出快意江湖,回环婉转,变化无穷。

《程凉面之路》
The road to ride cold noodles
白眼秀苍茫,平湖纹细浪,万州程凉面,美誉盖城乡。程凉面是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影片通过记录程凉面的制作现状发展与文化传承,表现程凉面背后的文化底蕴。程凉面第五代传人暨公司董事长王程华先生不忘初心,几十年只为做好一碗面。而程凉面在一代代传承之下更加发扬光大,使万州本地美食背后的文化价值得以保留,并让更多人知道并喜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味——万州老杂酱》 
Wanzhou aftertaste old miscellaneous sauce
平湖岸上晨曦起,香飘万里寻万州。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枕梦之地、阔爽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发展了、传播了万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其中万州的杂酱面、格格、烤鱼更是闻名遐迩,被人们誉为“万州美食三绝”。其中的杂酱面,更是为南来北往的人称道。面条是普通的面条,但煮出的面条在佐料配制上讲究很多,随便走进哪家面馆,佐料碟都是一长串,像画家眼前的调色盘,描画着面条的美味,本期就为你揭秘万州老杂酱面背后的故事。

这么好看的节目
怎么能错过!
大家一定要准时收看哟~

>> 查看更多相似新闻
触屏版 电脑版 群号:6869196